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覺得,自己已經不會再有什麼感到意外的時候了——大明犯下的這些嚴重錯誤,沒有一個不是在歷史上沒有先例的。
但或許就像是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最後那一句一樣,“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雖然這句話本來更多地是被放在治國得失上,但放在任何一個已經有了先例、後人卻並不吸取教訓的地方,都很合適。
與後金、清朝對峙這麼多年了,大明居然還是沒有一個比較可靠的情報系統,不能相對準確地探查到後金的各方面動向,現如今更是被這些特意放出來的流言耍的團團轉……皇太極他放流言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大明的皇帝、大臣們,還真是次次都上當!
要他是皇太極,那他也不會放過這麼一個簡單高效又低成本的好方法。
——而且,就算皇太極真的要派兵重演一次京畿之亂又如何?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建設,最初的那一次薊州一帶,難道大明還沒有佈置下相關的防禦措施嗎?
而這麼多年的對手做下來,難道明思宗,還有那些高官大臣們還沒有對作為後金的主導者的皇太極,有一個基本的分析和判斷?
反正朱棣看了這麼多下來,他已經覺得,皇太極這個人並不是那種會輕易地、在沒有任何計劃和有效目標的前提下,就隨隨便便去“攻破京師”的——他可能會襲擊京畿之地,但是京師他不在已經有了完整計劃的情況下,是不會真的直接攻破的。
而皇太極若是想要重演一下過往的案例,那他就不能派出太少的軍隊;但關外如今又有著大明的十餘萬大軍……如果後金大部分兵力都出動,那後金內部難道不會陷入被襲擊的風險嗎……
朱棣嘆氣,大明當時的情況,不僅是內憂外患,更是不少真正能夠做決定的人腦子不夠用,或者另有想法啊。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搖頭,對劉啟道:“以高壓來運轉朝堂並非完全不可,但是這其實非常考驗作為君主之人的能力和心性。”
他本人總體而言是比較寬和的風格,這一方面是他的個人性格決定,一方面也是大漢如今的客觀需要決定。
但是,如果真的有需求的話,他也不反對一定程度上的高壓手段——不管哪種手段,總歸都是要為了國家和君主來服務的,只要能達成目的,並且不會有什麼大的負面影響,那就可以。
只是,高壓手段,看起來簡單,只要有什麼問題就處理掉這些有問題的、能力不足或者小心思太多的臣子。可實際上,真的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並且讓天下能夠有效運轉,又不留下太多的負面影響,並不容易。
看,明思宗這麼做,不就已經產生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了嗎?且,他的目標,多半也沒有怎麼很好地達成。
劉啟點頭,他明白這個道理。
不論是哪種風格,想要駕馭群臣,統治天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在明朝末期,這樣一個各處矛盾都已經無法掩蓋、內憂外患不斷交織的時期了。
當然,明思宗本人也已經用許多操作證明,他確實不是一個能夠在這樣的時期多麼有效行使權力的君主。
【這一系列的交戰對於清軍的影響非常大。】
【在洪承疇大軍以及錦州城中祖大壽的兵馬的兩面夾擊之下,清軍本就兵力不佔優勢,又在火器方面同樣不佔優勢,由此,便連連失利,丟失了不少陣地,人馬死傷同樣許多;甚至,在連日下來,幾近潰敗。】
【作為當前統領的多爾袞,一面勉勵支撐,一面迅速向皇太極報告最新戰況,表示明軍現如今勢不可擋,清軍急需支援。】
【收到訊息的皇太極極為重視,他對於松錦一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