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如晦立刻打斷他的話:“不,陛下,你不想。”乾脆利落,房玄齡等人也連連點頭。
陛下,你就別想搞什麼帶頭衝鋒了。我大唐將領還少嗎?
李世民有些怏怏不樂,不過轉頭又想起來另一件事情:“這火器是何物?聽名字似乎是與火箭(在箭上裝上火把)有些相似。不過形制與火箭大有不同。”
神蹟雖然只是一帶而過,可畫面中還是出現了火器的身影,看樣子大約有兩類。一種是士卒手中持有的細長的中間凸起的筒狀物體,用火點燃這個筒狀器物連在外面的繩子,就會發射出疑似鐵彈的小球;一種是架在城頭,體型更大,也是筒狀,同樣是點燃繩子,會射出石塊鐵塊,作用有些類似投石機。但這二者的威力看起來都比他們所知的器械大不少。
“可以讓工部先從外形開始仿製。”房玄齡道,“且這火器與火、爆有關,也可以從這方面嘗試。”
長孫無忌補充:“臣看到這火器的發射物是從前方填充的。”
魏徵也道:“陛下,或許可命人尋訪民間,或可有所發現。”
李世民全部同意了:“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同樣的疑問也出現在漢朝。
劉邦和劉徹都頗為興奮,文臣武將們亦然。他們還看到了明朝的一種埋在土裡的火器(地雷,朱棣在白溝河遭遇)。也都紛紛開始研究。
宋朝。
趙匡胤等人看著明朝火器的威力,更堅定了要大力發展火器的決心。
【建文三年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率軍南下。三月二十二日,在夾河與盛庸再次相遇。此次,譚淵戰死。】
【第二天,兩軍再次展開戰鬥,起初各有勝負。後來突然颳起東北風,燕軍乘風殺敵,盛庸損失數萬,於是敗走德州。】
【朱棣乘勝追擊,用士兵分散取糧草的訊息引誘平安、吳傑二人。隨後,三月初九,兩軍會於藳城,十日展開了激戰。此次戰鬥,燕軍斬首六萬餘人,平安。吳傑逃回了真定。】
【這兩次戰役樹立了燕軍的赫赫威名,此後,不少城池紛紛主動投降,勝利的天平開始徹底倒向了朱棣。】
【但燕軍的巨大短板也逐漸顯露,那就是人少,人太少了!雖然燕軍基本上是屢戰屢勝,但由於人少,反而不能及時鞏固勝利,往往是打完又離開,能夠完全駐守的也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個郡。】
明朝,洪武。
殿內眾人看到神蹟指出的問題,並沒有驚訝。因為這是很明顯的問題。
建文帝朱允炆為什麼隨意削藩?除了他自己的頭腦和手腕的原因之外,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藩王勢弱。與中央朝廷相比,藩王勢弱的不只是兵馬,還有各種各樣的人才、乃至治下的百姓數量。現存的兵力、治理的人手、獲得的物資(錢財糧草)、戰爭的潛力都遠不如中央,正常情況下,自然也根本不可能有與朝廷敵對的力量。由此,建文帝自然就放心大膽地動手了。
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燕王的水平和他的水平,也形成了鮮明對比就是了。
“要南下了。”徐達道,這是燕王獲得勝利的最好的選擇,既然眼下無法擴張,那不如直搗黃龍,到時候也就不存在鞏固地盤的問題了。況且,燕王起兵,為的不也正是這個嗎?
【面對現在的問題,朱棣決定直接南下,直取京師。】
【不少人都為他帶來了訊息:京師空虛,眼下正是好時機啊!這些人都是從京城過來的、被建文帝罷免的官員。】
【道衍和尚姚廣孝也極力建議朱棣直取京師,並且不要在乎路上的城池。】
【十二月初二,朱棣再次率兵南下。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