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開寶年間。
幾人的眼睛亮了。
這三起事件中,第一個耶律休哥之子耶律道士奴、耶律高九等人謀反就略過不用提了,耶律休哥都沒了,自身也並非什麼太祖三大支,沒什麼意義。
但是後面這兩件,可都是能夠掀起一陣風波的大事兒啊。
首先是皇太妃蕭胡輦,是太宗一支之後,又握有永興宮,還有個皇太妃的名頭;往好裡想一想,雖然穆宗無子,但是他的延昌宮是否還會有一部分人並沒有投向景宗一脈,還是願意給太宗一系一點支援?
——不指望蕭胡輦真的能夠更迭皇位,但是隻要她能夠在西北給遼國找些事情,對大宋來說就是好事兒。
其次是那東京的叛亂,不論遼國到底對待各個京城是什麼態度,但東京畢竟是五京之一,而且這個大延琳看起來還有些計劃的樣子,不是什麼僅靠一時激憤就舉兵反叛。那麼,大宋能否在其中插上一手,給遼國的東部混亂延長一點時間?
或者,大延琳能夠反叛,說明遼國東京、渤海國地區可是有著不小的矛盾在其中,大宋能不能利用這些矛盾,選一個好時機將其激化?
想到這些事件和漏洞可能給大宋帶來的好處,趙匡胤幾人就心情愉快——當然,利用這些事情的前提是,到那時候,遼國還依舊好好地存在著,大宋還沒有能夠收歸燕雲地區。
“不管怎樣,遼國這種混亂的繼承問題,以及他們本身的翰魯朵制度,貴族傳統之類的,都是我大宋可以利用的好機會。”趙匡胤覺得自己已經總結出了遼國的核心漏洞:繼位問題。
而推動繼位問題的,就是遼國本身的什麼貴族傳統推舉啊,還有什麼翰魯朵制度、帝王子孫皆屬於這一翰魯朵啊,等等等等。
只要這些問題不變,那麼遼國就會始終存在皇位繼承問題,也就是神蹟所說的“貴族風尚”,那大宋就會一直有機可乘。
【太平十一年,耶律隆緒駕崩,時年六十一歲。他的皇位傳承已經立下皇太子,而在皇太子登位過程中:甲.一切正常,依制而行
乙.太子登基,然存有變故】
遼朝,會同元年。
耶律德光直接按下了乙。
但雖然他如此果斷,卻也不由生出些許懷疑與疑惑:這個耶律隆緒,自己是景宗之子,名正言順,又在位多年,無可撼動,他的繼承人也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這樣,居然還能出現變故?
這個時候,應該太祖三支中,自己一支和李胡那一支都不會有能力在這種時候出手,那麼問題就只能是出在這個耶律隆緒自己的人手上。是他的子嗣爭位了?
遼朝,統和二十四年。
最繃不住的不是遼太宗耶律德光,而是耶律隆緒和蕭綽。
他倆同時想到了一起:都已經這麼長時間持續地對大遼那些貴族們進行壓制分割、減小權力了,怎麼還能有人跳出來在帝位傳承的關鍵時刻橫插一槓?
【耶律隆緒雖然在位長久,但卻存在一個問題:皇后蕭菩薩哥生有兩子,皆早夭。後來宮人蕭耨(nòu)斤生下了一子,即耶律宗真,交與皇后蕭菩薩哥撫養,待之如親子。】
【但蕭耨斤對此並不滿意,後來耶律隆緒因她生育有功,封其為順聖元妃。地位逐漸增高的蕭耨斤野心也開始增長,她嘗試陷害蕭菩薩哥,未能成功;但耶律宗真是她的兒子,又被封為皇太子。】
【耶律隆緒駕崩前曾留下遺命,要求皇后蕭菩薩哥為皇太后,蕭耨斤為皇太妃。】
【但這並沒有什麼用。耶律隆緒駕崩,蕭耨斤自立為太后,臨朝攝政,並開始對蕭菩薩哥及其一系趕盡殺絕。】
【而蕭耨斤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才華:甲.可比應天與承天,推動遼朝繼續興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