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對於述律平的做法,別的不談,她著力保護契丹傳統的行為,康熙和諸皇子、以及眾多滿人大臣還是非常贊同的。
“我八旗滿洲,以清語騎射為本務……我朝列聖垂訓,令子孫無改衣冠,以清語騎射為重。”康熙緩緩道,這話是對著在場所有皇子、滿洲大臣的訓示,“毋得沾染漢人習氣,廢弛滿洲舊業。”
滿語,或者說國語、清語,是大清滿族的根本所在,怎麼能夠棄習滿語而去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早在康熙登基之後,他就明確規定,八旗幼童必須熟讀滿文,旗人寫奏摺必須使用滿文。
騎射的重要性更不用說——大清是在馬背上得來的天下,雖然實際上對於火器的運用也不少,但騎射才是核心、是傳統、是滿族維持獨立的一個關鍵。他先年東巡,除去當時的政治因素外,也同樣想要考察、督促一下八旗子弟練習騎射。
康熙暗自忖度,騎射可以暫且不用太過著急,倒是這滿語……不如讓八旗各個都統對各自負責的旗人展開一次考核,看看他們掌握程度究竟如何,也好了解如今大清的情況。
他在這邊想著,那邊的大臣們的心思也開始活動:皇上如此一番表態,肯定不會說一句話就完事兒。以當今的風格,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來一場檢查……要給合適的物件透透口風了。
至於說那亂七八糟的親戚輩分關係……滿人如今其實也有不少,自然也沒必要提及。
考慮完,康熙重新把注意力轉回神蹟內容上。
述律皇后的功績他不否認,但是述律平掌握大權、干涉皇位更替……這就是康熙並不喜歡的了。雖然遼太宗確實是一個有為君王,但這不應該由述律平一個女眷來決定。她輔佐皇帝就可以了,怎麼能夠插手大權呢?
這也是康熙不怎麼贊同遼朝耶律氏和蕭氏的婚姻規則的原因之一。這樣世代聯姻,不就相當於把皇帝的權柄分了一部分出去嗎?但,天子,怎麼能夠和別人共享權柄?那些想要試探的,都是心懷不軌之輩,理當處死才對。
明朝,洪武年間。
“我怎麼記得,這個耶律倍後來還活的好好的,直到被後唐那個誰……李從珂殺掉?”朱柏道,遼太宗繼位後,應天皇太后和遼太宗都沒有殺這個前任皇太子,這就很不同了。
坦白講,即使說耶律倍沒有威脅到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的能力,但為了穩定,起碼也會把他看管起來,甚至讓他悄悄死掉才對。
朱橚道:“遼太宗確實對這個兄長有過長期的監視來著,當時他還是東丹國國主吧。”
漢朝,景帝后元年間。
劉徹吐槽:“這耶律倍也是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可能了……還挺有自知之明的。”這和他那個兄長就不同,不過,或許也是因為耶律倍年歲要大於劉榮,閱歷和見識也要超過劉榮。
劉啟點頭,對述律平的手腕充滿欣賞——在皇帝死後,迅速掌控局面,又能夠不優柔寡斷,快刀斬亂麻,該殺的就殺,該決斷的時候決斷,何等優秀的頭腦和心性!
他順手把這件事當做正面案例教育劉徹:“徹兒,你記住了嗎?要做什麼事情,就要像這位應天太后一樣,該下手就立刻下手,不要猶豫懷疑;有了目標的話,只要可行,就堅決為目標行動,不要瞻前顧後、錯失良機。”
他說的內容,不只是日常朝堂,也包括大方向制定,還包括繼承人的選擇上。
——雖然神蹟中他這個兒子和自己的太子發生了毀滅性的問題,但這並不妨礙劉徹有一個果決的心的重要性。
劉啟自己廢掉慄姬母子,其中一部分原因,不也正是因為慄姬既不能夠做到仁慈大度的表面功夫,可又沒有足夠果決睿智的眼光和手段嗎?
不願意照料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