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也是一群人開始與前線分離,開始琢磨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
他們也不想想,大清要真的出什麼不妙的事情,他們這些人又有什麼好結果!
【得到了授權和命令的陳新甲,迅速開始處理議和的事情。】
【很快,他就派出了使者前往了尚在控制下的寧遠,與此時正在圍困關外幾座城池的清軍接洽。】
【那麼,清朝方面的是什麼想法呢?他們願意議和嗎?——當然了,不然,他們之前又何必與明朝方面接觸。】
【加上此時,雖然清軍成功包圍了松山、錦州等地,但是隆冬之中,氣候寒冷,大雪封山,對於清軍也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因此,作為清軍統帥的濟爾哈朗等人,還是非常願意與明朝談一談、嘗試議和的,這也是皇太極的意思。】
【但是,明朝這一次做事屬實有點不講究。濟爾哈朗等人與明朝使者會面後,才發現這個使者並沒有明朝簽署的打算議和的文書,也沒有相關的證明方法——雖然他確實是明朝的使者。】
【但是,他真的能夠代表明朝官方,或者說皇帝的意思嗎?還是,這就是有些明朝大臣私下自行想要與清朝議和,但不具備什麼官方效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濟爾哈朗等人當然不願意就這麼開始議和,他們要求明朝必須給出一個能夠代表官方的國書來,否則議和不能開展。】
【這個訊息傳回明朝,陳新甲收到訊息後就告訴了明思宗。按理來說,既然明思宗打算議和,那麼就需要需要一份正式的國書作證,這是一個非常正當的流程。但是明思宗又不想給國書。】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對著議和之事開始了思考。
清那一邊想要議和,是想要藉此獲得喘息和發展的機會,因此他們願意進行一定時間內的議和;大明這邊呢,若是一定要說的話,那也確實是有議和的需要。
如果,真的能夠透過議和獲得一段時間內的遼東的和平,那麼大明能否趁著這個時間來簡單處理好國內的種種事務?比如,李自成這些反賊,比如,一些地方的天災和管理混亂,比如,朝中的一些問題,以及,徵召一些兵馬並對這些新的兵馬加以訓練?
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議和其實也並不是一件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能否議和,還是要看當時的局勢以及己方的目標。
固然清軍在這段時間內也會獲得恢復發展的機會,但是大明同樣能夠喘一口氣。畢竟,此時的大明,確實是做不到兩線作戰了——只要明思宗,他能夠做到,抓住機會,基本上、大面上處理了國內的問題……
畢竟,明思宗他眼看著是打算嘗試議和了,而皇太極多半也會願意議和,這樣一來,朱棣自然是得想想議和能夠帶來的好處——
啊?
他和朱高熾幾人都迷茫地看著神蹟,聽著神蹟講到的內容……派出去了使者,見到了清軍統帥,打算議和,但是卻沒有國書或者其他證明的文書?
這什麼意思?明思宗到底有沒有打算議和?難道他就是想要作假哄騙一下清軍?
因為太過驚訝,朱瞻基還被茶水嗆了一口,半天才緩過來。
朱棣繼續看下去——哦,陳新甲彙報了,明思宗沒打算虛假議和,但是……他不想給國書?
朱棣覺得有些難以理解。
你既然打算議和了,又不給國書,算什麼事?沒有國書,誰知道你到底打不打算議和?
遼朝,統和年間。
蕭綽和耶律隆緒幾人也有些無語。
怎麼,打算議和了,卻又不想給國書?
聯絡前面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