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尉可能會變成榮譽性質更多,但哪怕是榮譽稱號,也同樣重要。
而司徒,堯時舜為司徒,其後司徒這一官職依舊活躍在周朝。而不論後來的司徒職權如何演變,有了這一歷史,這個官職就不是能夠隨隨便便是個人就加封的,嗯,前提是正常皇帝。
漢朝初年。
劉邦同樣大為震撼,自大漢建立起來,他就在兢兢業業剷除諸侯王的勢力,也確實打算給劉氏宗親封王。
李世民確實是李氏宗親,但這也不是說李淵就能這麼封賞啊。
而且,“乃公怎麼覺得,那個天策上將不完全是一個虛職榮譽稱號呢。”劉邦摸摸下巴上的美髯,他總覺得這個天策上將不是單純的榮譽獎,而是帶有一定權力的。而要真如他所推測,那就是真完蛋了。
不說別的,還有那個陝東道大行臺,把“行臺”變成“大行臺”,必然有意義,不是管轄範圍擴大,就是行政級別上升。
明朝,永樂年。
朱棣看向兒子和孫子,順嘴提問:“你們兩個,覺得這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朱高熾和朱瞻基對視兩眼,隨後朱瞻基開口回答:“孫兒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唐太宗是自己經過數次征戰、立下功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給一個才華卓絕、功績彪炳的人這麼多權力,而這個人又有可能合法繼承皇位,就是在放虎歸山。
【在這裡,我們大致梳理一下李世民的這些頭銜。】
【先說太尉和司徒,這兩個官職都歷史深遠,起源於上古時期。自秦朝開始,太尉成為全國軍事最高長官,與丞相共理政務。而到了東漢,就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其後三公逐漸成為榮譽虛銜,變作給有功大臣的加封稱號。】
【接下來是尚書令,這裡再補充一點,武德八年的時候,李世民又加領中書令。】
【尚書令和中書令同樣出現很早,但當時並非朝廷要臣,實權有時較高,但官階一直較低。】
【而到了隋朝,楊堅從過去的歷史中總結,又結合自己的經驗,建立了三省六部制,而唐朝沿襲了這一制度。】
【其中,三省為中樞機構,分為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最高長官中書令;門下省---審查詔令,有封駁之權,最高長官侍中;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最高長官尚書令。】
漢朝,元狩四年。
看到楊堅設立的三省六部制,劉徹陷入了思考:“這個三省六部制倒是對權力劃分很清楚。”確實有利於皇帝行使權力,又有一定的監督能力。
“不過,按照這個職能劃分來看,尚書省未必能夠佔據權力中心。”簡單來說,尚書省就是負責執行,而有時候,制定計劃的人就會比執行的人權力更大、更加關鍵。
至於說太尉和司徒的虛銜,有虛銜就足夠了,李世民自己有功績有名望,再加上太尉司徒的名頭,是能夠再聚攏一些力量的。畢竟,雖然整體上三公都變成了虛銜,但放到一個具體環境下,特別是唐朝這種草創階段、各方面都需要從頭梳理的情況下,有個名頭還是不同的。
隋朝,開皇十八年。
楊堅有些微妙,他不好說李淵是單純地給李世民了一個尚書令的職位,還是因為存有制衡防備的心思。
畢竟,正如另一個時空的劉徹所想,有時候,那個制定計劃的部門就會比執行計劃的部門更加關鍵、更接近權力中心。就像大隋,如今權力已經逐漸側重於內史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所謂的宰相也更多指的是這兩個部門的長官。
但唐朝那是開國時候啊,和大隋經過數年發展後並不一樣。
【其實,在隋朝,從隋文帝末期開始,真正能夠稱得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