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司馬炎對舉孝廉的核心內涵非常贊同:“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
只有懂得孝順的人,才更能成為忠臣賢臣,成為國家棟梁,成為皇帝能夠放心倚重的臣子。
若是連孝道都做不到,連有著生養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孝順有加,他人又怎麼能放心這個人、皇帝又怎麼敢用這個人?、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和劉啟都在思考。
看曹操的行為,此人無疑是一個敢於執法、不畏權貴、心中有著政治理想的人,起碼目前還是這樣。
若是按照這樣的性格,能夠成為東郡太守、治理一方,無疑是一件好事。對於曹操而言,也是一個實踐理念和目標的好機會。
但是……
劉恆偏頭看著劉啟,劉啟仔細道“但是如今是黃巾起義的主力被平定,可天子和朝廷依舊不去改變的時候,隨後各地的軍政大權又被下放,地方獨立的趨勢已經出現……”說是一片混亂也不為過。
此外,神蹟對曹操在濟南擔任國相時的情況也只是簡單帶過,關於中央和地方的亂象同樣並沒有細說,能夠確定的只有一點:天下大亂,漢室某種程度上和已經亡了也沒差多少。
而曹操,不論他、曹家的根基到底在什麼地方,總歸不是在濟南和東郡。
丙。
【面對朝廷的詔令,以及當時的天下形勢,曹操決定暫避風頭,於是託病回鄉,讀書行獵。】
【果不其然,在中央搖搖欲墜、以及東漢多年來更換皇帝的傳統下,又有人想要行廢立之事,又以伊尹、霍光為例,勸說曹操加入。】
【曹操卻並不同意,他認為一方面,廢立天子是最不祥的事情,另一方面,現在也沒有那個廢立天子的條件,如今的這些人,怎可與伊尹霍光相比?】
【被曹操拒絕後,這些人依舊在謀劃,但最終果然迎來了失敗。】
【而曹操則迎來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轉折——為了更好控制權力,靈帝招募壯丁、設立了西園八校尉,而曹操擔任的是其中的典軍校尉。】
【很快,靈帝駕崩,西園八校尉轉而分裂,擔任上軍校尉的蹇碩屬於宦官,而新帝的舅舅何進與宦官矛盾不可調和,八校尉中的中軍校尉袁紹則與何進共謀除去宦官。】
【為了除去宦官,董卓被調令入京。】
【何進被宦官殺死,袁紹雖然殺盡宦官卻無力與董卓抗衡,於是,曹操等人逃出了京城。】
【面對董卓的殘暴無禮、倒行逆施,曹操決定:甲.暫避風頭,看看情況,發表文章言語攻擊,看董卓能夠逍遙到幾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乙.逃出來的不止自己,還有袁紹等人,袁家四世三公,若是他們決定討伐,自己就去加入
丙.怎能對董卓的行為無動於衷?主動出擊,自己組織反抗,不需要等人出頭】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的臉色再次陰沉——什麼叫東漢更換皇帝的傳統?朕沒有定下這樣的傳統,朕不承認這個傳統!
不過,對於有人想要廢立天子,劉秀倒不意外,中央都是這幅鬼樣子了,有點心眼野心的人,都得努力一把,不努力都對不起自己。
而對於曹操的回答,劉秀先是滿意點頭:沒錯,廢立天子就是天下最不祥的事情,臣子之身,行廢立天子之事,怎麼可能有吉祥之意呢?
隨後,他的臉色又有點陰晴不定——“沒有那個廢立天子的條件”……感情是條件不足,若是條件充足,廢立天子也不是不行是吧?
後面的靈帝的糟心事情,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