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皇子們,確實有領節度使一職的情況,但基本都是“遙領”,雖然有節度使之職,但依舊呆在京城,一切事務皆由副使決斷。】
明朝,洪武年。
朱樉看著唐朝皇子們的情況,打了個抖:“唐玄宗的兒子們也太慘了。”
朱橚搖頭,同樣充滿同情:“關鍵是,唐玄宗之後,唐朝皇子們也沒什麼改變。”不如說,之後的皇帝們同樣貫徹了唐玄宗對待皇子的方式,同樣深刻防備。
說到這裡,這些皇子親王們對視一眼,突然福靈心至,齊齊用充滿濡慕和景仰的眼神看向朱元璋。
沒等朱元璋對他們這莫名其妙的眼神訓斥,這些人就紛紛開口:“爹,這唐玄宗實在不像話,哪像您,明察秋毫,英明神武……”
“玄宗還不顧骨肉親情,血脈至親,一點人情味都沒有。還是爹您……”
【那麼,節度使的權力如此之大,真的沒有人對此提出相反意見嗎?】
【當然是有的,只不過他們都改變不了李隆基的心意。】
【就連備受恩寵的楊國忠上陣,也未曾起到效果——雖然他只是針對擔任節度使的安祿山,而非節度使這一職位。】
【天寶元年,李隆基在平盧設定節度,治所在營州(遼寧朝陽縣),任命安祿山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管理河北道部分地區(河北東部、遼寧南部)。】
【三年,安祿山又接替了裴寬擔任范陽節度使,而之前的職位依舊保留。】
【安祿山又是一個圓滑、“擅長做官”的人,與李隆基的幾位心腹大臣關係都很好,都在李隆基面前說安祿山的好話,李隆基本就信任安祿山,如此一來,對安祿山越發信重。】
唐朝。
李世民的手攥緊了拳頭,勉力使自己保持平靜。
兩鎮節度、還有兩鎮的財權行政權!李隆基你瘋了嗎?這樣下去,即使本身並無反心,但為了免遭皇帝忌憚懷疑,也會不得不反。
更不用說,這個安祿山,一看就是心懷野望之人,那句“擅長做官”可是明明白白。
“陛下……”
“朕無事,只是覺得,大唐此次浩劫,恐怕難以收場。”只要有一個節度使反叛,就能夠將大唐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武周。
武瞾再次向李隆基提出了問題:“李三郎,你到底是怎麼挑選心腹的?”怎麼,居然連一個願意認真對待朝政、或者說一個有眼光和責任心的人都沒有?
李隆基不能答。
他的內心開始產生對自己的深深懷疑。
【為了討李隆基的歡心,安祿山還認了楊貴妃為養母,又以“蕃人先母而後父”的理由在朝見李隆基時,先拜見楊貴妃。討好了楊貴妃,李隆基也很高興,又讓楊家兄妹和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
【別的不說,貴妃養子,某種程度上也就是義子,李隆基,你還記得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義子到底幹了什麼嗎?】
唐朝,天寶元年。
李隆基對神蹟給他的種種評價都內心憤憤,頗為不平,認為這都是對自己的偏見——賜死李瑛三人,分明是因為他們心懷異謀,自己怎能不做出應對?
至於貴妃,朕心喜於她,讓她當貴妃怎麼了?朕也補償了琩兒一個新王妃了!
而節度使的問題,那不還是因為時局所致,大唐若是從中央往各地輸送糧草,是在耗費太大了,沒有辦法,才讓各節度使自行處理的。
而土地兼併……有土地的是誰?處理起來太麻煩了,反正百姓也有其他方法,如今大唐不是很繁榮嗎?
至於神蹟明裡暗裡地說他得意忘形、貪圖享樂、任用小人……他沒這樣幹,李林甫是有才的,怎能說是一個諂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