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蹟中講到的這些現狀,並不是他能夠徹底理清的。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看到這一幕幕,康熙和不少皇子們的臉色精彩萬分,頗有幾分扭曲。
他們中不少都對西方學問有所涉獵,對於西方的情況自然也有所瞭解,朝中更是供職著數位海外而來的傳教士,他們也能從這些人口中瞭解到海外的一些情況——甚至從他們口中,對於這一教會的瞭解還能更多一些。
當然,朝中供職的這些人也不敢明著傳教。
因此,他們對於歐洲那教會、教皇早都有所耳聞,對於教會,他們不是不警惕的,不然也不會時有禁止傳教的事情發生。
只不過……
【諾曼人位於義大利南部地區。】
神蹟中標出了義大利的位置,又圈出了諾曼人所在。
【最終達成的協議就是:西西里和南義大利等地方諸侯向羅馬教宗宣誓效忠,每年向教宗進貢,且承諾必要時幫助保衛羅馬教座。】
【教會認為,統治世界的兩種權柄分別是主教的神聖權威和君主的權力,主教的權柄在天主的審判臺前更有分量,因此皇帝即使享有“統治萬民的榮耀”,在最高司祭,也就是教宗的面前仍要俯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也在信眾中不遺餘力地推廣這一觀念。】
【這一時期,在位的教宗,或者說教皇是格里高利七世。】
【一方面,他宣稱,教宗不僅在宗教事務上有訓導權,更在一切事務上享有最高仲裁權和司法權。同時,透過對諾曼人、以及其他王公貴族的冊封,使政治形態上出現了堪稱“教宗封君制”的狀態。】
【另一方面,他著力提升教宗本人的權威。此前,教宗在整個宗教內是有權威的,但這個權威並非達到決定一切的地步。不少時候,教宗的權威地位主要在於教會領袖,而非行政管理的絕對一把手。】
【從主教、特別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許多教堂的主教情況上,就能看出一二:他們不少並非由教宗任免,而是由當地的皇帝、國王、領主來任免,就如之前亨利一世透過任命自己一系的地方主教來打擊貴族一樣;
同時,羅馬教廷和地方教區之間並沒有建立常規聯絡網路,許多主教一生都未曾到達過羅馬教會,也未曾與見到過羅馬的使節或者接到羅馬的諭令或者其他事物,教會和地方教區實際上是各自為政的。】
【也因此,這一方面的權威也是教會和教宗這一階段著力的一個重點。】
大蒙古國,太祖年間。
成吉思汗看著教會逐漸增長的權力,不由心生不滿。
雖然這並非他的國度,並非他的領土,且他自己也並沒有什麼桎梏,但是作為一個說一不二的統治者,一個絕對權威的大汗,他本能地對於這些情況產生抗拒和厭惡。
說到底,雖然有著草原的傳統在,他也非常傾向於給自己的兒子、大將們分賞土地,讓他們有自己的封國,在封國中自己做主,但他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封了國,我指派給你們的任務,我下發的命令,你們也應當聽話執行!
怎麼能在中間多出一個拒絕聽從命令的傢伙呢?
除了大汗,怎麼能夠有其他人或者集團能夠掌握任免權、仲裁權和司法權,發號施令呢?
“看來西征的時候,得多注意一下這邊的情況了。”他們大蒙古國是尊重各方信仰,允許宗教自由沒有錯,特別是外族人,信仰什麼大家都不是非常在意。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可以不在乎一些試圖透過潛移默化來奪取權力的打算。
漢朝,景帝后元年間。
劉徹有些驚訝:“兒子還以為這教會的手早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