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八成是會管這件事兒的,不會撒手不管。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恆按下了“甲”的選項。
他開始向劉啟提問:“啟兒,你覺得,徹兒會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劉啟沉思,他和劉徹性格確實有些相像,但所處的環境到底不一樣,只能儘量推斷:“衛青還在,他應當會直接和衛青說這件事。”一方面,劉徹的性格就不是那種委屈自己、迂迴轉折的;另一方面,衛青是他的心腹,是可以直言相告的人。
再者,這件事情也不是很合適直接和皇后或者太子說,皇后畢竟是後宮,而太子……他覺得,若是不和衛青說,而是指望太子的話,劉徹應當更希望太子自己能夠明白這件事。
你是太子啊!你是劉家的太子啊!你怎麼能不明白,劉家太子的核心所在呢?
而且,你還是朕的太子,你應當能夠明白朕的心意、朕的喜好、朕的理念所在的!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卻和劉啟劉恆的看法不同,或者說,行事方式不同:“要咱說,這件事就應該直接和太子面對面溝通,他是太子、是你寄予厚望的太子啊。”這樣的兒子,既是心中最為關愛的,又是心中最為看重的,有什麼話不能當面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衛青確實很靠譜,但中間到底是轉了一道。
【皇帝相當敏銳,這樣的氛圍他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他沒有向皇后或者太子解釋,而是對衛青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所以,我變更制度、征討四方,“為此者不得不勞民”。但是後繼之人不能同樣如此,否則便是步上了秦朝的覆轍;
而需要後繼之君以文治國,休養生息,這樣的君主,還有誰比太子更合適呢?】
【劉徹讓衛青把自己的意思轉告給皇后和太子。】
【衛子夫和劉據的心裡重新獲得了安定。】
【但是,衛青死了。衛氏、劉據的力量出現了巨大的空隙,又失去了一個與劉徹溝通的渠道。】
明朝,正德四年
朱厚照對於所謂的“皇后和太子安心”十分嗤之以鼻:“要朕說,衛太子和孝武皇帝之間的嫌隙已經有了,只是暫時被掩蓋,看不出來罷了。”
不然,就如本朝的懿文太子,在世的時候,可有一日覺得自己的地位不夠穩當?可有一日心生不安、乃至都被皇帝察覺?
更不用說自己了,哼哼,從不懷疑自己的地位,更是從沒有懷疑過爹孃對自己的愛~
朱厚照翻了個白眼,能讓太子產生這樣的疑慮,說明劉徹和劉據這對父子之間根本還不夠親近、不夠互相信任。
也不意外最後會出那樣的事情了。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若是讓此時的太子胤礽知道朱厚照心裡所想,一定會對他下一個“何不食肉糜”的評價。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有幾個如洪武太子那般的皇太子?又有幾個和你一般的獨生子?
確實,劉徹和劉據之間是有了裂隙,但劉徹主動去解決了啊!身為皇帝和父親的劉徹,看到了劉據的憂慮,但並沒有一言不發,而是主動透過衛青給了明確的回答啊!
這就勝過許許多多和太子之間有問題的皇帝了好嗎。
不說別人,就說他和他的皇父……
他的憂慮恐懼是一兩天的嗎?不,早就有了。那康熙有感觸嗎?廢話,當然有,甚至一清二楚。
但是,康熙卻從來沒有給他過任何、不要說這樣明確的、哪怕模糊的都沒有的肯定。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有些惋惜:“孝武皇帝年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