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有此類問題。縱觀歷朝,爭功一事屢見不鮮,殺良冒功也不少見,甚至還有主動挑起戰爭的。我大唐多有對外經略的打算,那日後這點就不得不防。”
【楊業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耶律斜軫見楊業前來,佯敗退兵至狼牙村,遼將蕭撻凜率伏兵從四處殺來,宋軍大潰。】
【經過戰鬥,楊業麾下還有百餘人,他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子,與我一起死不值得,可以突圍還報天子。”眾人感動得流淚,卻沒有一人肯離去。】
【楊業且戰且退,從日中戰至日暮,轉戰到陳家谷口,見空無一人,撫胸大哭。他知道,擺在他面前的只剩下全軍覆沒一條路了。
此時,他身上已受傷數十處,仍率帳下勇士力戰,手刃敵兵數百人,轉入深林,被射中坐騎,墜馬被俘。】
【到此,楊業部下將官和所有士兵都已戰死,其子楊延玉也戰死。】
【被俘後,楊業不願投降,絕食三天而死,當時是雍熙三年七月十二日。】
【而他的兒子楊延昭(原名楊延朗)、孫子楊文廣等人,也承繼父祖遺志,威名方略,忠誠勇果,守衛邊疆,屢立戰功,是有“楊家將”一說。】
【“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歐陽修)
宋朝,太平興國三年。
趙光義看到神蹟中楊業奮勇作戰、忘軀徇節,不禁大為感懷:“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誠堅金石,氣激風雲!”
轉頭,又想起這位將領死在了陳家谷口,孤軍奮戰,直至最後,不由對西路軍的將帥監軍心生不滿:“都是這群不分輕重的傢伙們不遵守約定,沒有及時援救,才讓朕損失瞭如此一員忠肝義膽、勇猛過人的將領!”對了,他還是朕親自招降的,是朕這一邊的……
“搶功,搶功,還是搶功!”趙光義神色憤恨,拳頭緊握,“大哥在的時候怎麼沒見他們在這種緊要關頭跑出來搶功,還是覺得朕管不了他們!將來北伐,朕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還要北伐嗎?當然,但他要重新想一個作戰方案,還有節制這群將領的辦法。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經過元明兩朝的發展,戲曲在清朝已經十分發達,成為了重要的娛樂方式,楊家將的戲曲人們也並不陌生,包括朝堂之上的這群大臣和皇帝。
一名官員開口詢問:“萬歲爺,這個楊家將……”需要做些什麼嗎?
康熙微微思索,隨後道:“無妨,楊家將都是忠孝節義之士,當為大清臣民的楷模。不過,結局可以變上一變,畢竟悲劇實在太過傷身,不若圓滿結局為好。”他看向這名大臣,吩咐道:“就你來負責吧,召集一些文人,務必讓百姓能夠接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嗻。”官員退下,順便開始思索其楊家將戲劇的改編問題:忠孝節義之士,就是要盡力寫楊家將的忠君孝順;圓滿結局,楊家將是宋遼之爭的一個體現,本是悲劇,如何圓滿?對了,宋遼議和!宋、楊家將都與遼議和了,那自然諸位百姓都是我大清百姓,也當與我大清一體啊!
【情況傳回京城,趙光義痛惜不已,追贈楊業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糧食一千石。】
【同時,封楊業的長子供奉官楊延昭擔任崇儀副使,二子殿直楊延浦、三子楊延訓同為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同時擔任殿直。】
【而對於此次楊業孤軍戰死的主要責任人,監軍王侁免官、流放到金州(陝西安康);潘美被削秩三級,責授為檢校太保;軍器庫使劉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山東蓬萊)。】
宋朝,開寶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