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講,也沒有任何問題,他在意自己的家人,這有什麼問題?
但是,李世民就是覺得彷彿有什麼地方有那麼一點不太對勁。
他覺得,不能說祖大壽的投降不夠誠心誠意,但是彷彿也確實有那麼點不夠誠心誠意。
房玄齡等人按照李世民的懷疑開始思考,發現好像確實有那麼點——最起碼,祖大壽這樣的要求提出來,他總應該清楚皇太極不太可能直接攻取錦州。
但是他還是提出來了這個要求……加上皇太極的回應,“爾等降後,錦州或以力攻,或以計取,任爾等為之”——他不會想著自己帶兵逃向錦州,然後以此來作為攻下錦州的計策吧?
但是這個計策,一旦祖大壽真的存了其他想法,那麼就完全變成了逃回明朝的方法。
【第二天,十月二十七日,祖大壽再次來信,信中先是再次表明了一番投降的決意,“只要我投降,不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應當盟誓天地”;
接著,祖大壽就提出了他心中的攻取錦州的計劃,可以由他派一人潛入錦州,與弟弟錦州守將祖大樂聯絡,但潛入之人有被抓獲受審的風險;或者,由祖大壽本人親自率軍詐作逃走的樣子,進入錦州並伺機奪取。】
【至於採用哪個方法,就交由皇太極決定。】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帶著城中諸人正式投降。其中,副將何可綱依舊不願意投降,最終由祖大壽殺死。接著,眾人與皇太極、諸貝勒對天盟誓,進入後金軍營,然後便是商議攻取錦州的計策。】
【至此,大淩河城之戰算是到達了結局。】
【而經過一番商議,十月二十九日,貝勒阿巴泰、德格類、多爾袞、嶽託幾人帶著四千士卒,均著漢人裝束,與祖大壽以及他麾下的三百五十人準備前往錦州,但是當天夜間,大淩河城內槍炮聲不絕,但因為大霧,未能抓獲相關人員。】
【而錦州城的明軍則因為這槍炮聲,以為是祖大壽等人突圍成功。】
【十一月初一,皇太極召集諸貝勒議事,他雖然也擔心祖大壽可能復叛,但還是決定派祖大壽前往錦州。畢竟,此事一本萬利,冒些風險也無妨。
如果祖大壽信守諾言,令錦州歸降,那麼,明朝就再也不能以錦州或寧遠威脅後金;而若是祖大壽沒有信守諾言,那麼後金也已經有了祖大壽的子侄,這些人可都是有所能為的人,完全可以厚加恩養,日後再發揮其他作用。】
【於是,當天,祖大壽帶著二十六名部將奔往錦州。】
————
————
不管祖大壽這件事情究竟如何,但是大淩河城這一戰,大淩河城城內非常非常慘烈是真的。
何可綱(何可剛)不願投降,最終被帶到城門外被殺,這是常態;而何可綱本人神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也足夠英勇;但是——但是,他死後,“城內飢人爭取其肉”。
而這時祖大壽與皇太極宣誓的當天,在何可綱死後雙方就正式交接。
已經足以看出來當時大淩河城內是個什麼情況了。
至於皇太極,確實是個搞政治搞人心的人選。
喜歡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