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一個優秀的人。能夠忍受恥辱、沉下心神、冷靜判斷權衡,還能夠在用各種陰詭計謀的同時,懂得依靠煌煌之勢,匈奴在他手上達到頂峰,也是自然的事。”其後的匈奴單于,都比不過冒頓。
為君者,不能忌諱種種陰謀手段,但一定要清楚,最終能夠讓自己登臨天下、眾邦臣服的,只有正大光明、堂皇正道,是種種陽謀,是那些擺在檯面上的東西。
冒頓最終能夠壓服一眾草原部族,力挫漢朝,也還是依靠直白的軍事力量,而不是什麼陰詭計倆。
他順勢教導李承乾:“高明,你要明白這件事情,可以有暗中的計策,但根基必須是大道才可以。”
若是隻會玩陰謀詭計,而沒有堂堂正正的力量的話,這樣的人可以是臣子,但絕對不能是君主。
【而在中原,楚漢之爭中獲勝的漢建立了漢朝,但朝代雖立,中原被戰火燒灼造成的瘡痍卻不是能夠因為朝代建立就能夠改變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劉邦分封到代地的韓王信投靠匈奴,引兵入晉直到晉陽城下;劉邦親率兵馬前去阻擋,卻犯了如東胡一般輕敵的錯誤,冒頓佯裝敗退,劉邦輕騎冒進,在白登被困七天七夜。】
【劉邦派人給閼氏送禮,請她在冒頓耳邊吹風;恰逢之前和冒頓約定好會師的王黃和趙利沒有按時抵達,冒頓懷疑這其中是漢軍的計策,就暫時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劉邦趁機逃脫。】
【此後,漢朝開始了與匈奴的和親政策,透過和親,加上匈奴認識到自己並不能如消滅草原部族一般消滅漢朝,於是只是騷擾漢朝邊境,沒有再進行這樣的全面戰爭。】
漢朝初年。
再一次觀看自己的失敗經歷,或者說恥辱經歷,劉邦很坦然。
這確實是他的錯,沒什麼可以爭辯的。當時他被冒頓的佯退迷惑,也被自己心中想要一次性解決匈奴、一戰定勝負的想法困住,還被過往戰勝項羽、削平諸侯王的功績糊住了眼,就帶著輕騎緊追冒頓。
這不是他的錯,還能是誰呢?
畢竟,說到底,冒頓的方法不僅不算新鮮,也不算十分高明奧妙。
可偏偏就是起到了作用,偏偏就是相當成功——最後冒頓的撤軍,也並不能算是自己向閼氏送禮的成果,更多的還是冒頓自己懷疑大漢是否有什麼密謀,不想冒險罷了。
漢朝,元狩四年。
回顧先祖以往的恥辱,劉徹神色沉靜,但又從中透出一股自信來。
沒錯,高皇帝高皇后之恥無可粉飾,當然,他和先祖、大臣們同樣不認為這有什麼可粉飾的,恥辱就是要記下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子孫後代才能夠知曉自己的敵人,知曉要用怎樣的態度應對這些人和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時的大漢確實比不過匈奴,就連和親後也只能換來匈奴不大舉進攻、轉而騷擾邊疆的結果,而這樣的事情還是用“只是”來形容——與大型戰爭相比,這樣的騷擾不過在邊疆,也確實是“只是”。
但如今不同了,大漢終於能夠一雪前恥、復仇匈奴!
【和親等政策換來了暫時的、整體上的平靜。】
【但匈奴對漢朝的羞辱並未停止。】
【一方面,匈奴屢屢叩邊,這是用行動來表示對漢朝的不屑,證明漢朝當時的孱弱;
另一方面,冒頓還用個人行為來展示他本人對於漢朝的嘲諷:劉邦駕崩後,呂雉執政時期,冒頓寫信給呂雉,大致內容就是我們兩個都是孤獨寂寞的君主,都很不快樂,既然這樣,不如我們以己所有,換己所無……當然,冒頓還順手鄙夷了一下漢朝的軍事、炫耀了一番武力。】
【呂雉看到信的內容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