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了自己轉頭漢王、收取賄賂的原因,還順道說了漢的好話,獲得了自己的信任。
話說回來,當時說陳平表裡不一的人,是誰來著?好像就是周勃、灌嬰幾人吧。
周勃啊,劉邦冷酷地對周勃下了定論,這人不一定會招致大的禍患,畢竟他還沒有那麼愚蠢、劉恆看起來也沒有那麼絕對,但他也必然要受上一番敲打才能結束。
至於為什麼?那不是很自然的嗎。
漢朝,惠帝年間。
呂雉也笑了,陳平的謀身啊,她也體會過。
不得不說,陳平當真是把局勢和人心算得恰到好處,不僅能夠保全自身,還能夠獲得封賞……這樣的人,他不會在沒什麼希望的情況下逆時局而行的。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對於陳平,劉恆確實很滿意,這位曲逆侯總能夠明白他的心意、在各處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和切入點,處理事務同樣高效有能為,最後給了他“獻”的諡號,也算是褒獎他的一生。
倒是周勃……
劉恆看向劉啟,道:“你明白嗎?”
劉啟認真回道:“兒臣知曉,這只是無奈之舉罷了。”並不是有什麼敵意,只是必然的選擇。
劉恆點頭,沒錯,就是無奈之舉啊,朕又有什麼辦法呢?朕本身還是很感念絳侯在平定諸呂、選朕登基上的功勞的,同樣也欣賞他在大漢征戰和抵禦外敵上的貢獻。
但是,朕也沒有辦法,陳平退了,但其他人可不知道要退,而論功行賞絳侯乃是第一,又確實不如陳平懂得看情況,自然只能藉助絳侯來削一削那些功臣集團的氣焰了。
畢竟,上一個失敗者的例子還在那裡血淋淋地掛著呢。
而且,朕已經很寬和了,也從沒有搞過羅織虛假罪名的事情。
【劉恆是怎樣做的呢?他先是暗示周勃。】
【有一天,周勃和陳平都在,劉恆就問周勃:“如今天下每年判決多少案件?”周勃不能答。】
【於是,劉恆又問周勃:“如今天下一年的錢糧收支大約有多少?”周勃還是不能答。】
【既然這樣,劉恆就問了陳平同樣的問題,陳平並沒有明確回答,而是說這兩件事都“有主者”,而“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
劉恆就問他,既然這些都有主事之人,那麼丞相的責任又是什麼?陳平道:“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這件事給了周勃不小的影響,他感受到了壓力;同時,又有人就他擔任右丞相的事情勸說他,“君本誅諸呂,迎代王,今又矜其功,受上賞,處尊位,禍且及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勃並不是一個愚蠢之人,有人這麼一說,他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又有劉恆提問在前,於是,周勃就稱病辭去右丞相之位,由陳平獨相。】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對於周勃的事蹟知之甚詳,而比他還要關鍵的,還有他的兒子周亞夫。
“武侯質厚敦篤,多略寡言,並不長於政事,確實不適合擔任右丞相一職。”何止不長於政事,連政治到底該如何處理、如何行事都不能很好地應對,最後還被告了一發謀反之罪。
想起周家父子,劉徹眸光深遠,周勃還好,到底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自傲;周亞夫就是真的,傲慢自許,看不清形勢,不知悔改。
秦朝。
同為武將,王翦就相當有政治頭腦,他看著神蹟中周勃的種種舉措,不由暗自搖頭。
這個周勃,雖然此時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和處境,並且辭去了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