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措有法,不能堅持如先祖們一般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嗎?
宋朝,開寶年間。
“這什麼名字,脫脫……”趙德昭略有些嫌棄道,“不愧為蠻夷之輩,連名字都是這般模樣。”還不如遼國人的姓名呢。
這個元朝脫脫的名姓確實與中原大不相同,字數又多,又還分為了兩個部分,不,都不能說是大不相同,說是大相徑庭也不為過!
當然,趙德昭清楚自己這種想法中有不少是因為知道了元就很可能是最後滅亡大宋的國家。說實話,名字奇奇怪怪的外國使節可不算稀少,各朝歷史上記載的異族名人同樣很多。所以,現如今針對這個“蔑裡乞·脫脫”的姓名下手,自然就是一種遷怒。
趙匡胤幾人對他的話表示贊同,雖然確實中原以外的地方總有些獨特的姓名構造,但是到底見的不多,哪像這個元朝——看起來那“蒙古”就是這般的姓氏風格,就是這樣的名字叫法。
漢朝初年。
劉邦對於遼朝的領土眼饞不已。若是大漢也能夠有這般,不是,若是大漢能夠擁有遼朝的這些領土……那就說明匈奴不足為慮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他劉邦是土生土長的中原人士,大漢子民們也都是農耕為本,但是若是能夠有一大片草原用來放牧,也不是不可以。若能有這麼多的草原,不僅能夠解決肉食,還能夠繁衍戰馬——遼金之間的戰爭,天祚帝耶律延禧那麼能跑,都離不開馬匹。
而有了這樣一片地區,大漢的北方也就不再受到威脅,中原核心地區更是能夠有更高的安全保障。
呂雉也喜歡這些領土,她道:“如這遼朝,能夠在這種並非良田的地方保證糧食數量,他們的糧種是否有什麼不同?有沒有什麼大漢沒有的糧食種類?”
大漢現在百廢待興,若是遼朝的糧種與大漢有所不同……別的不說,如果是遼朝透過其他地區獲得了更好的糧種,那麼大漢能不能也透過種種渠道去獲取,這樣,大漢的恢復必定能夠更快。
等到大漢恢復甚至進一步發展了,才能夠展望北方的廣袤土地,大片草原。
【彩蛋二:耶律世保承祧之業,蕭氏家傳內助之風。】
【遼之秉國鈞,握兵柄,節制諸部帳,非宗室外戚不使,豈不以為帝王久長萬世之計哉。及夫肆叛逆,致亂亡,皆是人也。有國家者,可不深戒矣乎!(元 · 蔑裡乞·脫脫等)】
【漢外戚有新室之患,晉宗室有八王之難。遼史耶律、蕭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勢分力敵,相為唇齒,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興,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元 · 蔑裡乞·脫脫等)】
契丹,天顯二年。
“耶律與蕭,世代通婚。”耶律阿保機沉默了不短時間,最終只是道。
述律平並不意外耶律阿保機給出的結果,因為這也是她所想——不僅是因為她出自後族國舅帳,需要保證後族與皇族世代通婚、參與朝政的權力;更是因為,皇族後族、宗室外戚世代聯姻、共分權柄、勢均力敵,是如今的大契丹所必需的。
或者說,即使變成了大遼,大遼也依舊需要這兩股力量不斷拱衛,聯合執政,從而穩定朝綱,穩固統治。
“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契丹的發展,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在如今,兩姓聯姻就是必須執行的要務。”述律平同樣給出了肯定,不說別的,那句“以是而興”正說明了這樣宗室外戚聯合的情況對於大契丹立國初期的重要性。
或許這種做法到後來會不合情況,或許後來會變成滋生黨爭宮變的禍源,但那都是以後——若是大契丹在初期壓根沒能立國、沒能穩固政權,可是連以後都沒有。
耶律阿保機對於這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