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呢!現在看來,也還好吧。況且,他們也有自信,他們的子女作為開國功臣的後代,就算沒有站隊朱棣,也不會成為這第一波大清洗中的一員;就算最後還是要死,也會死的比較體面一點的。

朱元璋點點頭,這倒是沒錯。同黨嘛,那當然要殺。現在他只經歷過胡惟庸案初期,就牽連眾多,但後來胡惟庸案可是牽連出三萬人。

“不過,”朱元璋皺眉,“這後來能傳出來你株連十族,看來是你當時還沒有清理乾淨那些反骨之人啊!”

其他皇子們也這麼認為:肯定是這樣!要不然怎麼還能往老四頭上扣這麼一頂帽子?

朱標雖然仁厚,也不贊同殺掉太多人,但對於朱棣這種清理政敵的行為也不覺得有太大問題,只是覺得朱棣可能有些過急,沒有做好工作,導致後世對他的行為產生了種種猜測和臆造。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坐直了身子,冷笑出聲:“造謠俺殺了那方孝孺十族?看來這儒家子弟、江南文人對俺不滿的很啊!俺就算真殺了他十族,有什麼必要不往史書上寫嗎?”他已經認定了是儒生搞出來的結果,不然還能有誰?到時候,自己的好侄兒就是那仁善聖君,自己就是那心狠手辣還悖逆蒼天的暴君了!因為朕不符合他們的想法、不受他們影響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是殺的少了!”朱棣下了定論,不然他爹殺了那麼多人,怎麼就跑來造他的謠呢?

其他朝代的皇帝們也基本反應相同,對他們來說,殺掉八百多個人算的了什麼?更別說是朱棣這種情況了。他們更感興趣的,還是這個說法怎麼形成、並廣為流傳的,這才是關鍵!

【其實這種說法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有一定合理性,又有需求。】

【首先是合理性。】

【對於普通老百姓和底層儒生而言,一下子被殺了八百多人,還是十分震撼的,而這八百人是方孝孺的十族,似乎也能說得過去。】

【另一方面,這個說法初次出現是和因果報應結合在一起的,而社會上是很喜歡各種因果報應的故事的,人們一聽,哎呀,更合理了!尤其是這故事還涉及到普通人最感興趣的高高在上的皇室的秘聞,這也讓人們更樂意聽和傳播這一說法。】

明朝,洪武年。

還年輕的朱棣脾氣更外顯,他幾乎要破口大罵:“這關我什麼事兒?市井閒人喜歡聽故事,就得用我編故事?”

朱元璋也不高興,他也不喜歡皇家自己的事情被皇家之外的所有人編排,尤其是這種明顯不符合事實、會對大明皇室名聲產生負面影響的內容。他本就多疑,現在心中對儒生、江南文人的懷疑更是不斷上漲。

【接著是需求。】

【這裡主要人員就不是市井百姓,而是儒家士大夫們。】

【一方面,在他們心裡,方孝孺就是很冤,不管朱棣到底殺了多少人,他把方孝孺殺了就是不對的。方孝孺的行為在他們眼裡那就是完美符合儒家的“忠義”,又符合他們理想中的面對皇權也要維護正義的形象。他們自然要為方孝孺說話。隨著士大夫政治的興起,方孝孺逐漸被平反,反過來又把方孝孺的故事變得更加豐富。】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士大夫們將方孝孺作為旗幟,進行政治宣傳和政治鬥爭。】

【最後,就是明末,需要大臣們成為忠義之士,就用方孝孺做例子進行宣傳。】

朱元璋從這一段敘述中感覺到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的對抗,一方是這些士大夫們,另一方,有可能是他們的敵對黨派、也有可能是皇帝……把方孝孺塑造成忠義之士,往老四頭上扣一口黑鍋,那不就能對皇帝做出指責了嗎?

“哼哼,”朱元璋心中的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