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元年,唐朝各地發生水旱災害,山東地區最為嚴重,“麥才半收,秋稼幾無,冬菜至少”。
但自唐懿宗以來“用兵不息,賦斂愈急”,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致使“百姓流殍,無處控訴”。
此時,濮陽的私鹽販子王仙芝與尚君長等聚眾數千人,於長垣縣(河南長垣)揭竿而起。掀開了唐末最大的農民起義序幕。】
【乾符二年六月,黃巢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草軍聲勢日益浩大。】
【投奔他們的,除了各地走投無路的百姓外,還有之前跟隨龐勳在桂州(桂林)起義的殘部,“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
半壁江山
【“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起義軍攻鄆州,襲沂州。到十一月,已經攻掠十餘個州,至於淮南,多者千餘人,少者數百人。】
【而朝廷對此雖然派出了將領前去鎮壓,但由於長期的壓迫已經到了極點,加之黃巢等人自身的軍事素養,導致朝廷始終沒能消滅這一次起義,相反,起義軍越發壯大。】
【乾符三年八月,進河南,逼近郟城(平頂山市郟縣),不到十日破八縣之地。半年時間裡,黃巢等人在江淮河漢之間廣大地區流動作戰,打得官軍顧此失彼,迅速發展到30萬人。】
【對此,朝廷決定:甲.招安
乙.招安,但不完全招安
丙.堂堂朝廷,怎能向賊子低頭?必須繼續打】
李世民眉頭直跳,他本來對黃巢等人的作戰方式頗為讚賞——拋卻被打得顧此失彼的物件是大唐官兵這個問題外,起義軍流動作戰的方式確實不錯,很符合當時他們的情況需要。
多好的一個人才啊,怎麼就讓他站到了大唐的對立面呢?
此時,看到神蹟中的這幾個選項,他頓時什麼欣賞的心情都沒有了。
招安這倒沒什麼,但什麼叫做“招安,但不完全招安”?皇帝陛下表示不能理解這麼一個形容。
至於丙那個選項,看看就行了,朝廷真要這麼做才奇怪。雖然當時已經腐朽無比,但正因為腐朽,反而更有可能選擇妥協——不就是招安封官嘛,封一個!
至於封的官是什麼官,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房玄齡想了想,提出一個理解:“或許,是當時的朝廷並沒有打算給所有首領都封官?”
以當時朝廷的狀態,他們很可能只想著給王仙芝封官,但並沒有黃巢的份。
“……”
李世民選擇了乙。
【面對這一次起義的規模,唐朝選擇招安,唐僖宗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
封了王仙芝,卻沒有自己,黃巢自然憤怒不已,此時的他其實還是願意在朝中為官的,但是朝廷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黃巢於是斥責王仙芝,他們麾下的義軍也強烈反對,王仙芝才勉強拒絕降唐。
衝突之後,王仙芝與黃巢分兵作戰:尚君長入陳、蔡;黃巢向北進發,北掠齊、魯。】
漢朝,元狩四年。
劉徹撇嘴:“這唐朝朝廷錯過了多少次機會?”之前科舉的時候是幾次,這次招安封賞的時候又是一次,若是能夠把黃巢納入到朝廷的體系中,那情況可能就會不一樣。
即使黃巢日後再有不滿,第一選擇都還是在原有體系內改變,比如掙功勞,比如搞政治鬥爭……他再次掀起刀兵的可能性總比現在要低。
當然,這並不排除,以黃巢寫出那兩首詩的性格來看,有了問題,第一時間的選擇還會是以武力改變,也就是再叛。
“現在還是有一個機會,那就是趁著兩人分兵,勢力減弱之時,將其剿滅。”劉徹懶洋洋道,只是,從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