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擅長的雖然是積體電路,但接觸和經手的大多是微控制器開發和小型積體電路設計。
至於中型、大型和超大型積體電路,雖然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實踐經驗很少。
不管是大中小還是超大型,於一臺計算機來說積體電路的運算能力只是一方面,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是“架構”。
沒有一個好的架構,晶片效能再強,也發揮不出來。
曲卓知道一些後世超級計算機的架構,比如大型並行體系結構、多陣列可配置協同並行體系結構、異構多型體系結構……
但是,這些名詞對他來說,很大程度只是“詞”罷了。就算知道一些運算原理,也僅僅是可以拿來當做談資的水平。
從談資到實踐,中間隔得遠不止千山萬水。
除了硬體部分,還有軟體部分,比如針對大型計算機的指令集開發,以及向量計算程式等等。
小王先生說的簡單,只需要曲卓考慮 5150 匯流排相關架構,有沒有應用到大型計算機上的可能。
但問題是,大型計算機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不是對總體有個大框架的瞭解,就可以針對其中一點進行設計和開發的。
當然了,這裡也有曲卓對自己要求太高的因素。
畢竟,腦袋裡有那麼多遠超時代的知識儲備。一番折騰後只搞出個大概思路,具體落實還要指望別人去做,也太丟人了吧?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至於不擅長,甚至不瞭解的那些部分……學!
腦子裡有個BUG一般的鬼東西,放著落灰呀?
那玩意就像是個容量無限的AI資料庫,而且,處理速度快到令人髮指。
只要收集到足夠的素材和資料,具象化的速度幾乎可以跟上思維的速度。比人工資料檢索和普通計算機建模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眼下這年月,設計工作幾乎還停留在人工手繪階段。
兩者間的效率差距,堪比9.6K撥號上網和萬兆光纖,甚至壓根沒有可比性。
而曲卓正在做的,就是將所有需要的相關知識,全都新增進腦子裡的“資料庫”。
方文山說他“從頭開始學”,其實很準確。只不過學習效率,是他這個天才無法想象的。
說起來也有趣,眼下國內技術領域,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加班加點的趕時間。從上到下都恨不得一夜之間,就追回十年大浪潮的損失。
尤其是管事兒的和帶頭人,自己拼命不說,還恨不得用小皮鞭把下面的人抽的滴溜亂轉,最好一刻也不要停歇。
但到了曲卓這裡,情況剛好相反。
小王先生走之前特意交代孫彩雲,等曲卓上班後,先確定了他恢復的怎麼樣。沒什麼問題了,再把圖紙和任務交給他。
而且,還要時刻盯著,不准他不眠不休的一直思考和工作。
所裡幾個管事兒的,也都知道曲卓的新任務。可早晨曲卓挨個屋“溜達”的時候,大家默契的誰都沒提。
生怕這件事出自領導之口,讓他有了緊迫感。再不要命的瘋狂工作,把顱內壓給幹高了。
畢竟,這麼好用天才一定要仔細愛惜。圖一時的效率,再影響了使用壽命,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上午快下班還沒下班的時候,孫彩雲就得了韓副主任的命令,到資料室催曲卓去吃飯。
午飯時,包括江所長在內,好幾個人都跟曲卓說,向量計算機是需要歷時幾年的長期專案。期間需要根據新需求和新技術,不斷的琢磨和改進,壓根就不是著急的事兒。
所以,一定要慢慢來,千萬別有壓力。
午飯過後,曲卓本想回資料室的。卻被一幫人趕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