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並不是張港村的人,不過他的妻子姓張,而他姓王,終於叫什麼林皓明沒有問,張玉也只是叫他王老師。
說是老師,實際上也只是認識一些字的賬房先生,這是林皓明從張玉口中知道的,這位王老師在去了自己那位寡婦表姨之前,是附近某一個小貴族那邊記賬的,後來似乎因為在那個貴族兩個孩子繼承爵位的時候站錯了隊,所以不得不離開那裡,最後帶著一些金幣娶了張玉那個還算漂亮的表姨,於是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張港村識字的人不多,王老師是其中佼佼者,所以在來到張港村之後,不會捕魚的他,成為了村裡的老師,專門教孩子讀書認字,這也使得王老師在村裡變得受人尊敬起來。
林皓明第一次見到這個王老師的時候,有些失望,因為並沒有從他口中得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唯一得到的訊息就是,想要打聽情況,就要去七十里外的慶豐城書店。
這裡的一里並不像林皓明認識的一里,而是相當於前世的一公里,所以七十里並不算近,甚至可以說已經很遠了,而張港村實際上也是屬於慶豐城那位慶豐子爵大人的領地。
有了這樣的訊息,林皓明自然要打算去慶豐城看看,於是等了十幾天之後,跟著張老漢出售魚貨的車隊一起走了。
多達正十輛的馬車,撞在大量的魚貨前往慶豐城,從早上出發,到了臨近傍晚的時候,才抵達了慶豐城。
這個慶豐城的城牆並不高,只有一丈多的樣子,勉強能夠阻擋一般人翻過去,不過城池的面積倒是很大。
要進入城裡,每個人都必須繳納一個銅幣,而這裡也是使用金銀銅三種金屬作為貨幣,並且都做成圓幣的樣子,其中一個銀幣能換二十個銅幣,而一百個銀幣才能換一個金幣,此外銅幣之下還有銅角這種貨幣,一個銅幣換五個銅角,林皓明身上就有兩個銀幣,這是張老漢給他的,也算是他之前在船上幫忙辛苦的報酬。
從貨幣上看,說明這個地方銀子的產量還是很高的,進入城市裡面,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集市當中。
村裡早就有人先一步來了這裡,租下了幾個鋪位,然後把所有的魚貨放在了鋪位上販賣,張老漢則帶著另外兩輛馬車去了更中心的地方,那裡是慶豐子爵的府邸,甚至可以說是城堡。
林皓明沒有跟著張老漢去,因為他去只是交稅,作為漁民,每年必須繳納一定的魚貨作為稅收,這是所有貴族擁有的權力,林皓明也是到了這裡才知道。
林皓明留在鋪子這邊,幫忙販賣,或許是剛剛運來的貨,加上正好是傍晚,購買的人不少,等天黑之後,居然賣出去了足有一車的貨物,按照原本的預計,八輛車的魚貨,差不多五天才能賣完,不過或許運氣不錯,第五天中午的時候,東西就賣完了,因為距離比較遠,所以第二天才會回去,張老漢又給了林皓明三個銀幣。
書店是整個慶豐城有錢人或者說有身份的人才會去的地方。
林皓明身上還帶著魚腥味,走進書店的時候,不少人都朝著他投來鄙視的目光。
林皓明對此絲毫沒有在意,他只是想要買本書,想要知道這個世界的大致情況。
不過這裡的書籍雖然質量不算很好,但價格真的不便宜,五個銀幣最終只是買了兩本書。
一本是史書,一本是地理雜記,史書三個銀幣,後者兩個銀幣,等林皓明帶著兩本書回去的時候,已經身無分文了。
在漁村也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林皓明大致也知道這裡東西價碼,像張老漢一家,三個兒子,兩個孫子和兩個孫女,一大家子一年也就花費不到十個金幣,當然船隻的出海是村裡的事情,這不需要他出錢,但平常一些物品的採買等等還是一大筆支出,而張玉半年在王老師那邊的學習,也不過五個銀幣而已,當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