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在這對父母的愛之中,葉晚會一路無阻地成長為一位傑出的女性。
她會在最好的學校畢業,她會拿到最能證明自己實力的獎項,她會在母校的名人榜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結束學業之後,她或許會繼續鑽研學術,留在學校裡深造。
又或者她會選擇另一條路,用她所學的知識與得天獨厚的大腦,給科技、醫療等等產業奉獻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這樣光明磊落又五彩斑斕的人生,才應該是屬於她的。
而不是在所謂的“叛逆期”裡打架鬥毆,逃學喝酒,甚至是離家出走。
葉成澤把一切歸咎在自己身上,他認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
誠然,他們父女之間有許多的誤會和成見,在日積月累之中,這些心結根深蒂固,形成桎梏。
可認真去想問題的根本,其實從來都只在於“信任”二字。
葉成澤不信任葉晚。
他所認定的事實就是——他是個失敗的教育者,所以他原本懂事的女兒“墮落”成了那樣一個問題兒童。
但葉成澤卻從來沒有想過,葉晚的諸多問題,或許並不是“不成熟孩子”的任性胡鬧。
如果他願意給予葉晚這樣的信任,去站在她的角度瞭解她,或許就不會讓他們彼此漸行漸遠。
可惜的是,在葉成澤的認知裡,除了自己的女兒“學壞了”以外,沒有第二種可能。
葉晚同樣不信任葉成澤。
從她生活的玻璃房子碎成渣子的那天起,從她親眼目睹這個世界真實存在的另一面起。
她就對一切都失去了信任。
小時候,爸爸媽媽教她:遇見長輩要問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要謙讓禮貌。在家要做個勤勞體貼的乖孩子,在學校要做個認真聽話的好學生。
課本上教她1+1=2,教她祖國的上下五千年歷史,教她早上好用英語怎麼說。
唯獨沒有教過她——人世險惡。
對於“吃苦”二字,這世上的人大多都是不陌生的。
小孩子吃的是成長之苦,大人吃的是生存之苦。
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全都是人這一生的必經之路。
但葉晚的成長,卻來得實在是太早。
在她還沒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時,在她還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時,她直面了這個世界的惡。
可偏偏,她又是聰慧的。
她的聰明,讓她在第一次品嚐到“絕望”的滋味時,就明白了它的含義。
然後她的人生,就在這裡走向了第一個分岔路。
邢芸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好母親。
她與這個家,總是聚少離多。在葉晚的記憶中,她忙得連一起去拍全家福的時間也沒有。
葉晚是懂事的,別的小朋友會哭會鬧的事情,她都選擇了諒解。
哪怕她還不會寫“諒解”這個詞。
初中三年,是葉晚徹底判若兩人的整個階段。她開始不聽管教,也不再傾訴心事,她的表情裡總是裝著讓人想要探究的秘密。
可她依然保留了過去的那個葉晚,哪怕僅僅只在外人面前。
這便堵住了邢芸和葉成澤的嘴。讓他們教育她什麼呢?她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啊。別人家的孩子做不到的,她全都做到了啊。
還有什麼可要求的呢?
可葉晚越做得好,她與過去的那個孩子就相差越遠,也越來越無法讓人靠近。
起初邢芸還有時間去想辦法改善,但後來她和葉成澤鬧起了離婚,兩個人徹底沒有了精力去管教這個,在別人眼裡無可挑剔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