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湯煮好之後要以室溫放涼,之後徹底撇去湯中的浮油與殘渣。
說得容易,但放涼之後撇起來是一趟又一趟,如今的飯館人手不夠,哪裡有心思去給你一層層,一點點,花費無數時間撇浮油呢?
到時候直接勾芡打滷,味道濃了,可沒有多少客人能吃出來其中的差別。
不過那是老法子了,洛櫻來到現代之後她就發現了一個新招。
藉助冰箱將冷卻的肉湯凍上,凍好凝固了的肉湯可以直接用勺子撇掉浮油與殘渣,再等這肉凍化開就好了。
從前在宮裡的冰庫用冰都有定例,御膳房也沒那麼奢侈,一直都是靠著人力來撇渣滓,如今有著冰箱倒是方便許多,省了洛櫻不少的事,不然沒有兩三個打下手的,她可懶得做打滷麵。
撇去殘渣浮油的肉湯便是正經的“高湯”了,以清透的高湯為底勾芡,也是這碗打滷麵吃起來與別家不同的原因。
牆上的時鐘慢慢劃過,九點半鐘,陶然的這一碗打滷麵是連滷帶面吃的是一點不剩。
不光是她,坐在對面的小哥吃的更快,甚至已經吃上了第二碗。
陶然雖然也想繼續吃,但肚子裡已經八九分飽,再點上一份未免有些浪費了。
她回頭看了一眼後邊還有空位沒人坐,應該是沒有排隊的人了,就沒有著急走。
對於京城洛家樓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剛才點面的時候對於這家店的老闆娘也只是驚鴻一瞥,但陶然篤定兩者之間必然有關聯。
她心中思索片刻,便在手機上發起了訊息。
陶然這一次從京城來到北城是為了工作,準確的說,是給她的父親工作。
陶家祖上世代都是京城有名的“玩主兒”,而陶家最近的三代,陶爺爺算得上是“吃主兒”,陶爸爸是知名的美食評論家,至於陶然自己,現在只是個無名小卒。
陶爸爸名聲在外,不少食家重金只為求得一評,平日裡也有些應酬,而許多邀請其前去品評的餐廳更是做足了準備。
對於此,陶爸爸的應對之策就是讓女兒陶然先行一步,每當他要去測評哪些餐廳,女兒陶然先來吃上一回。
陶然的一條舌頭,品嚐菜品的水準和陶爸爸相比也是不遑多讓。女兒先暗地裡來吃一回,陶爸爸再來吃一次,兩個人綜合測評,給出最合理的評價。
這一次來北城也是如此,陶然先行一步,陶爸爸晚些到來。
原本這次來北城品嚐的餐廳已經結束,陶然才有心思來這麼一個小店探店,沒想到真的讓她發現了意外之喜,大大的驚喜。
陶然打定主意,她要在北城多多停留一陣了,一邊等著父親的到來,一邊見識見識這裡“洛家樓”的十八般美食。
當年京城洛家樓的倒閉,她正在唸書,具體事情緣由複雜,爺爺與父親都沒有與她多講,如今各路新派餐廳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冒出來,今早上看到那牌匾她都差點沒想起來。
細細想來,那京城的幾大名樓,有擅長餑餑點心的,有工於紅案的,而當年洛家樓能夠坐穩第一名樓的交椅,更是樣樣都行。
今天陶然不過是才吃了一份的打滷麵,但已經很是想嚐嚐這位老闆娘其他的手藝了。
坐在陶然裡邊的大叔拿著碗走出去,這位大叔吃飯可夠慢的。
陶然只見他把碗筷拿到了那邊的餐檯上,上邊有不少食客吃完送過來的,緊接著拿了幾個又走進了灶間,似乎跟老闆娘說著什麼話。
她坐的這桌子本就離灶間很近,大叔的聲音不小,她倒是聽得個清清楚楚。
“洛櫻,今晚上小馮的節目,你別忘了看啊,我聽說好像還有投票什麼的。”
“小馮她今晚節目就播出了?”聽著老張叔的話,洛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