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承平時節,這怕是建業城中三年都討論不完的大新聞,但現下卻給前線的戰爭奪去了關注度。
梁國在西線的作戰,因為上庸郡、襄陽等地軍隊的不屈抵禦,遲遲未能推進,但是在東線卻破了汝陽郡,眼看直撲武王所在的南汝陰郡。
梁國勢大,來勢洶洶,豫州武王本就因大肆吃喝有些積年舊疾、身體不算特別康健,在幾個月高強度的對抗下,終於撐不住倒下了。
一夜他夢中忽然聽得梁兵吶喊之聲,以為是梁兵殺過來了,驚醒巡防,便再沒睡下,直到天亮才得以休息。
而在他身後,是聽命於朝廷的揚州兵馬。
豫州武王是跳出來反新君的第一批人,也擔心新君此時趁機清算,晝夜不安。
如是數日,豫州武王竟是憂懼而亡。
武王一死,豫州沒了主心骨,立時大亂,給了梁兵可趁之機。
梁國大軍長驅直入,過汝陽、吞汝陰,眼看距離大周都城建業只有一江之隔。
原本覺得戰爭離自己還遠的建業名流,終於也坐不住了,紛紛打點行囊,要南逃避難。
朝廷不是不想抵擋,而是在平原與梁國交戰,根本就是去送死,沒有戰馬、沒有精良的騎兵,大周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大周現下唯一能倚仗的,只有天險長江。
「如今還有揚州兵馬能暫且抵擋數日,」蕭負雪眉心深皺,低聲道:「朝臣的意思,是請陛下南下吳郡暫避。」
穆明珠仰頭望著牆上巨大的輿圖,目光落在上庸郡與襄陽等處,低聲道:「朕可以退,此間將士如何退?」
齊雲領兵在上庸郡,一旦梁國兵馬放棄渡江、轉而包圍這些軍事重鎮,而朝廷南退,這些將士立時便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第211章
「不必驚慌。」穆明珠神色沉靜,對蕭負雪道:「梁國如果不在今夏撤兵,最遲在今秋也會撤兵。」
在現有的形勢下,大周無力驅趕江北南下的梁國兵馬,能守住上庸、襄陽等軍事重鎮已實屬不易。在大周沒有反制手段的情況下,梁國如何會主動撤兵呢?
蕭負雪道:「陛下認為党項與吐谷渾會出兵相助?」
蕭淵出行,正為聯眾剿梁。
「那倒不一定。」穆明珠淡聲道:「這些國家的人狡猾得很,雖然深恨梁國,卻未必敢與梁國一戰,說不定要看過形勢之後,再做定奪。」
「那麼……」蕭負雪面上憂色不減。
「因為糧草。」穆明珠曾主理過後勤一事,很清楚這一支大軍背後的開銷。
如今梁國大軍兵分兩路,一共是三十萬士卒在江北,這意味著在梁國境內,有至少三倍於士卒數目的百姓在輸送糧草物資。短時間的戰爭供給,對梁國來說問題不大。但是等到了盛夏,牽扯到夏收,就會影響到後勤。而如果梁國拖到秋季,非但運糧的民夫受不住,就是軍中計程車卒也掛念家鄉的收成。如果梁國堅持不撤兵,那麼梁國今年的夏收與秋收就會大受影響,再拖下去,若是影響了播種,那更是明年的農事全都耽擱了。所以穆明珠判斷,雖然梁國大軍南下、氣勢洶洶,但正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樣龐大的軍事動員,也是不可持久的。
如果按照梁國皇帝原本的計劃,他也是要養精蓄銳整三年,才會對大周動兵的。
只是因為這次大周內亂,機會難耐,梁國皇帝沒能忍住誘惑。
在此之外,穆明珠還發信給孟非白,透過他在梁國的人脈,散佈關於梁國大將吐谷渾雄的流言,正所謂三人成虎,大家都說在外掌兵的大將有自立之心,梁國皇帝便不會起疑心嗎?
如果梁國皇帝中計,便再好不過。
梁國大軍南下,在一片混亂惶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