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太后娘娘,梁王選妃,是娘娘選孫媳婦,不算國事,算家事。”
少頃,周太后道:“既然算家事,虞家跟我周家又有層親戚關係,他女兒虞側妃哀家見過,才貌雙全,出身名門,立正妃沒有什麼不妥,哀家就破例在皇上面前替她說項。”
武安侯夫人大功告成,心想,這一趟總算沒白來,回去好跟龐夫人說,那頭還等著信。
虞家得了信,虞大人和夫人滿心歡喜,太后答應幫忙,板上釘釘的事,女兒妃位是跑不了了。
次日散了早朝,皇帝來慈寧宮請安,周太后特意提起梁王選妃的事,永熹帝道:“梁王選妃一事,母后有何想法?”
周太后慈愛地笑道:“皇上,你選兒媳婦,還是皇上拿主意吧!哀家就不多嘴了。”
“兒子挑選兒媳婦,也是母后選孫媳,母后的意見怎麼算是多嘴。”皇帝和太后這對不是親母子相處融洽,周太后從不干預朝政,寬厚仁慈。
周太后笑道:“皇上若讓哀家說,哀家看梁王側妃虞氏就好,論才貌,一等一的,又為皇家繁衍子嗣有功,自古母憑子貴,當扶正,冊封正妃。”
永熹帝本來是想從京城世家清流中替梁王選妃,聽太后的話,仔細想想,覺得有幾分道理。
“兒子就依母后,虞氏扶正。”
周太后暗喜,自不必說。
梁王府
趙琛負手背身站在窗前,一從京城來送訊息的人,恭敬地躬身回稟,“王爺,皇上旨意下到戶部,讓戶部擬選梁王妃。”
“戶部正擬京城五品以後官員之女名單呈報皇上定奪。”
趙琛揮揮手,讓來人下去。
宮保道;“王爺,皇上這麼快就提冊立王妃一事,陳老大人的案子是鐵定翻不了案了,王妃是回不來了,事不宜遲,王爺還是提早打算,再晚奴才怕王妃人選一定下來,聖旨一下,就收不回來了。”
趙琛往御書案上一坐,小路子趕緊替王爺研墨,趙琛提筆,略一思索,落筆。
永熹帝從慈寧宮出來,坐上攆車,吩咐去皇后坤寧宮,攆車走到半路,永熹帝突然想,已廢的梁王妃沒有嫡子,如今梁王就一位庶子,還是太后想得周全,虞側妃若扶正,庶子就變成嫡子,想到這,永熹帝又改變主意,吩咐回乾清宮。
永熹帝一回乾清宮,命人傳戶部尚書顧普前來,擬旨冊立虞側妃為正妃。
太監趕緊去戶部傳顧普,永熹帝無意中掃了御書案上高高疊起的奏摺一眼,突然,發現上面放著梁王上的摺子。
永熹帝開啟,梁王遒勁的筆鋒力透紙背,梁王上摺子的內容,詳細寫了跟一個柳姓的女子,情深意重,非卿不娶,非君不嫁,如若今生不能如願,願孑然一身,不負彼此。
永熹帝看完,重重嘆口氣,朝椅背一仰,自言自語,“琛兒這孩子,真是痴情種,朕錯看了他,不,不只朕錯看,世人都錯看了他。”
門外小太監高聲喊道;“戶部尚書顧普覲見聖上。”
顧普上殿,跪下叩頭行禮。
站起身,永熹帝看著他道;“顧愛卿,你說朕這個做父親的是不是很失敗,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瞭解。”
顧普摸不著頭腦,不敢隨便搭腔,只好顧左右而言他,“皇上,連日辛苦,是太累了,才生出這樣的感慨。”
永熹帝拿起梁王的奏摺,讓太監遞給顧普,顧普接過,快速瀏覽一遍,方明白皇上沒頭沒腦的話是何意。
合上摺子,顧普小心地道;“梁王是真性情中人,柳姓的女子微臣好像聽說前陣子預立梁王側妃,難道就是這個女子。
顧普是皇上新近任命的戶部尚書,原來的戶部尚書方旭之回鄉丁憂。
“就是這個柳姓女子,朕看在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