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是西晉開國將領的no1。
在對趙廣的作戰經歷分析之後,羊祜開始對滲透入晉國境內的漢軍斥候進行圍殲。總體來看,這一次晉軍的軍事部署很迅捷,也很隱蔽,讓人摸不到具體的方向。
潼關,胡奮在接到羊祜的書信後,已經連續向關隘發動了猛攻,晉軍依仗著數量上的優勢,不斷的消耗著隘上無當營的有生力量。
蒲津關對岸的河東一帶,匈奴五部也不甘心寂寞,屢屢有匈奴遊騎在蒲阪一帶出現。
武關道一邊,則靜悄悄的沒有異常情況,但漢軍斥候卻久久沒有返回。
弘農、南陽一帶的漢軍斥候十之七、八被圍剿,李球的參軍司在缺少了足夠的情報前提下,要想判斷出晉軍的意圖,確實比較困難。
究竟哪一路是羊祜的主攻方向,哪一路又是偏師,哪一路只是疑兵,考驗著漢軍參軍司的分析判斷能力,戰場決斷往往就是一次判斷,對了敵軍吃敗仗,錯了已方損兵折將。
新豐。
在秦朝的時候名字為酈邑,屬關中大縣,到了三國曹魏末年才漸漸的沒落起來。
鑑於戰事緊張,趙廣的中軍駐地已經早早從長安前移駐新豐,此處南接藍田,東連潼關,北靠渭水,西面就是長安城,是關中東線戰場的咽喉要衝。
為應對東線的戰事,趙廣麾下也是多員將校雲集,馬承、關彝、張護雄、柳隱、王含、王訓等悉數聽命指揮。
文鴦、文虎被緊急從成都召回,隨同他們一起抵達的,還有六千餘蜀郡將卒。文鴦、文虎離開巴蜀之後,兩地的防務交由左將軍羅憲、巴西太守陳同負責,只要不出現境內的大規模暴亂,相信以羅憲的能力,可以應付外來的侵掠。
漢軍諸將中,除了張、柳二人分別在潼關、蒲津關守衛外,其餘各部已經在新豐附近集結,漢軍東線部隊的總兵力合馬步軍共計二萬餘人。
二萬將卒,是趙廣自領軍以來的最大兵力。
雖然與鍾會當年十五萬大軍伐蜀相比,差距還比較大,但趙廣這二萬將卒是作戰將士,並不包括輔兵在內,而鍾艾的部隊中輔兵要佔了將近一半。
這一次關中之戰,實際上還是內線作戰,輔兵就地徵用即可,有塢堡兵和民兵隨時支援,趙廣並不需要擔心太多。
新豐縣城內,校場中軍駐地。
參軍李球帶著馬融、諸葛尚、費承、董宏等一眾年輕的參軍司屬官在沙盤前來來回回,不停的將漢、晉雙方紅色與藍色的小旗插到一處地方,又不自信的拔出,再插到另外的一處地方。
“李參軍,潼關晉軍攻的很猛,無當營已經損失千餘將士,萬一要是有什麼閃失,這耽誤戰事就麻煩了?”剛剛回到參軍司的馬融猶豫了下,向李球建議道。
同樣來自巴蜀,父輩又同樣是徵夷出身,馬融與張護雄之間感情不錯,這一次無當營在潼關血戰,已經幾次請援。
“不行,晉軍的主攻方向不明,我們手裡的援兵不能散,要是這裡派一點,那裡給一點,就正好中了羊祜的下懷。”李球搖頭反駁道。
經過多場戰事的歷練,李球現在已經完全的擔負起了漢軍指揮作戰中樞的重任,也正是因為有李球在,才使得趙廣不需要過多的考慮細節的問題。
“可是潼關要是失守,我們再等下去,又有何意義?”馬融不甘心說道。
李球嘆了口氣,馬融的心意他又怎能不知,同是來自巴蜀,張護雄怎麼說也是張嶷的後人,要是無當營真的覆沒了,那他李球也不用回蜀地了。
“君侯,潼關三次告急,晉將胡奮一日間連續四次攻關,一次比一次猛烈,無當營已經連續打了一個多月,是否先撤下來休整。”李球鼓起勇氣,向一直不表態的趙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