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珊珊講述完二十四孝中的幾個,不再講了。
這二十四孝故事只需要簡述一遍,也就知道了。
現在林楓與武珊珊要講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民族英雄,第一期標題就有些炸裂。
【華夏曆史上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拋頭顱灑熱血的有哪百位民族英雄?】
這個標題式提示語句,一下讓萬界古人震驚到了。
很明顯,天幕許久沒有設榜盤點歷史人物了,而這次這個榜非比尋常。
天幕激昂的音樂響起,伴隨著高亢的雄渾的男中音旁白傳向萬界王朝。
“本次榜單排名以歷史時間線由古至今排列。
第一位:北逐山絨,衛我華夏,春秋齊國名相管仲!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潁上人。
周穆王的後代,中國古代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稱為千古第一名相。
齊桓公執政期間在管仲的輔佐下對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
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後來成為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
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挾天子以伐不敬的政策由管仲提出,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管仲雖然是商人出身,以商道而治國,平天下,其名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從這裡就看出這個理念的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有效的,比西方列強領先三千多年。
管仲是一位古代經濟學家,春秋爭霸時便知道利用經濟手段達成制裁別國目的。
這也是後世華夏面對西方經濟制裁時常常說:你們這些手段都是我華夏玩剩下的底氣所在。
第二位:北滅東胡,開疆拓土,大將軍秦開。
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曾有一次大規模的成功擴張行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便是秦開卻東胡取遼東的戰功,歷史資料有二。
“燕有賢將秦開,胡甚信之。與荊軻刺秦王秦開之孫也。”【史記匈奴列傳】
“後子孫稍驕虐,國人離志,燕乃遣將秦開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餘里至滿番汗為界,朝鮮遂弱。”【三國志東夷傳】
注引【魏略】秦開戰國時燕國名將,是後來隨荊軻一起刺秦王的秦舞陽的爺爺。
燕國與東胡相鄰,東胡是鮮卑和烏桓的先族。【後漢書】說它因居匈奴之東而得東胡之名。
是與匈奴並盛的強大遊牧部族,東胡經常南下騷擾燕國,搶奪財物,來去無蹤,防不勝防很讓燕國頭疼。
為了邊境安寧,秦開不得不給東胡當人質而為質於胡。
這也為他日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相當於公開潛伏於敵人內部。
因此,對東胡的風俗,特別是戰術情況摸得一清二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秦開逃回燕國後率大軍與東胡作戰,退敵千餘里。“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里。”解除了燕國的北境邊邊患。
秦開是燕國名將,非常富於作戰經驗,久經沙場,百戰百勝並對東胡的情況十分熟悉。
秦開率軍迎戰東胡,燕軍自西向東,由媯水流域向密雲地區的漁水,鮑丘水,流域推進。
一路斬關奪隘,馬踏平川。東胡軍雖奮力抵抗卻無法阻擋燕軍凌厲的攻勢,只得一路退卻,燕軍乘勝追擊接連收復失地。
在連連勝利之下,燕軍士氣更加旺盛,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殲東胡。
後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