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大佬打賞的靈感膠囊和催更符。
正在努力碼字中。
祝您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而削藩便是由齊泰、黃子澄二人拉開序幕,最早應該是黃子澄。
當時還是皇太孫的朱允炆坐在東角門,對黃子澄問道:“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
黃子澄對答:“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
朱允炆肯定了他的進言,從此以後稱呼“黃先生”以示尊重。】
【從理論上來講,黃子澄的話沒有什麼問題。
明初的親王,和漢初的藩王不同,雖有所謂封國,卻並不掌握財稅收入及官員任命大權。
漢武帝可以用推恩令,將諸侯國進行分割。但朱允炆無法運用此法,因為宗室的歲祿都出自於朝廷,所以無恩可推。
換句話說,明初的親王,其實相當於一個大號的邊關大將。只不過由於他們特殊的身份,可以更容易地對各路兵馬進行節制指揮。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朝廷的背書,親王們自己能夠調動的兵馬很有限,他們和漢初藩王們的實力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拋開廢藩的那些煩心事,想想也覺得黃子澄這說法沒毛病,挺正常的,怎麼後輩會認為他是老四臥底?
……
洪武十八年的黃子澄也覺得自己的話沒有毛病,後輩怎麼會認為我是臥底?
……
【而朱允炆登基對黃子澄說:“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
黃子澄頓首,說:“不敢忘。”
於是退朝之後便與齊泰商量削藩,齊泰欲先削燕王朱棣,黃子澄不同意,當時戶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請改燕王封地於南昌,黃子澄還是反對。
說:“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主打一個師出有名,先拿那些不法分子開刀,百姓百官都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百姓說不定還拍手叫好。】
【理論上沒有問題,當然僅僅是理論上。
黃子澄是一個很純粹的文人,不知兵,或許在他認知中打仗我兵比你多,糧餉比你足,那我肯定贏。
也或者他當初那番話只是順著朱允炆來說,讓朱允炆有信心。】
【這幾位藩王屬於內藩,至於到底是不是朱元璋專門放在這裡預防邊塞藩王造反的,屬於各有各的道理。
因為大家都是朱元璋兒子,在皇位面前講什麼兄弟都是扯淡。
邊塞造反,他們這裡擋住說不定這皇位就能輪到自己手上。
當然也有可能朱元璋單純就是封在這裡而已,我們不做過多追究。】
【首先被削的就是朱橚。
朱橚本身也不是什麼好人,曾經屢次犯法。
在今存世清抄本的《御製紀非錄》中,列有朱元璋親口說的朱橚幾項罪過,包括:
1.射死本府儀衛司校尉。
2.差護衛頭目軍士乘坐驛船、驛馬買貨。
3.娶生員顏鈍巳定婚女子。
4.將安置囚人到府使喚。
5.洪武一十三年不聞命,擅率妃嬪人等棄其本國來居鳳陽。
氣的朱元璋都把他發配雲南待了兩年才放他回來,而朱標死後他應該也是有異心的。
王府長史王翰數次勸諫他均不採納,逼的王翰裝病發狂,離職跑路生怕受牽連。
恰好朱橚次子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