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關於我在網路文學寫前言這件事,可以說譭譽參半。但從我個人角度上來講,前言能更好的給讀者大大們說明我這本書想要傳達怎樣的思想,避免一些因為“資訊差”導致我書裡一些情節會讓讀者大大們懷疑真實性,或者認為我過於理想、“盲目”文化自信等等……
關於這本書的主題,其實這本書的書名和簡介已經能說明一切,主題故事圍繞漆器和大運河展開,並且融合了多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書的組成元素。
介於我已經說過非遺的價值,這本書就來談談漆器,談談現在社會上對漆器的印象,再說一說我是怎樣找到非遺保護單位,去了解和購買的。也算是針對網路上許多人對漆器不受重視”這一印象,與我書中表述的實際情況極為不相符的一種回應。
據史料顯示,漆器的使用距今已經有超8000年曆史。其作用、產地、工藝、市場佔比等均隨歷史發展而不斷變化,其工藝不斷完善、豐富的過程中,也促進了內外交流、展現了中華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轉型:從原始社會到神靈崇拜,再到尋常百姓家,漆器可謂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漆黑”、“如膠似漆”等詞語、成語既是形容漆器,也是由漆器的特性衍變而來,這些都足以見得漆器在中華文明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漆器,一直受到國家重視,其地位可謂不亞於瓷器。從上世紀定點代培,專門為幾大國營企業培育相關人才,到如今多次國內國際會議、會面中可以清晰看到的漆器屏風……
但眾所周知,生漆中的漆酚會讓人過敏。雖然我開始瞭解漆器同樣可以追溯到2018年,可那時候不過是一窺其驚豔,而自我2021年開始實地去探訪漆器保護單位,我聽到眾多匠人們講述曾經的經歷,才真正見識到其可怕。
從平遙唐都推光漆,到揚州漆器廠,再到bj金漆鑲嵌,最後再到我學習斫琴的道長,過敏是一個逃不開的話題,也是許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
也正是因為這些艱辛,讓我對許多營銷號和一些不算負責任的博主,發表的不負責任言論愈發反感。
“沒有設計,跟不上時代,連古人審美都不如,還不如復刻古人”,通常是他們引流的主要話題和形式。
我曾經只看到了東城非遺館裡展示的大漆作品,也一度以為“沒有創新,沒有設計”,可當我自以為是的想出來一個又一個“創新設計”,在我真正透過文旅部指導下的國家非遺官網,找到非遺保護單位,搜尋地址,深入保護單位,看到他們的作品……
才發現我那些所謂的創新,或許只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如今輕而易舉可以復刻,又或許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設計,甚至根本跟不上現在的創新發展。
但無論是bj金漆鑲嵌復原的故宮漆器,還是bj、平遙均復刻的九龍壁,又或者是揚州漆器以千里江山為範本的再創作純雕漆、以運河為中心的螺鈿花瓶“運河明珠”,乃至於不勝列舉的復原作品。
又或者是bj金漆鑲嵌的“犀皮漆胸針、犀皮漆耳環、漂漆扇子、漂漆冰箱貼起瓶器兩用、羊角螺鈿梳子”,揚州漆器廠的“勾刀彩繪陸衝板、瓷鑲雕漆茶葉盒、點螺鑰匙扣、螺鈿盤手錶、犀皮漆鋼筆、螺鈿毛筆”,以及兩家的卷軸漆畫,分別將四斷工藝和螺鈿融合在柔軟可以捲起的畫卷上。
諸此種種,何者不是創新?它們怎麼沒有設計,又怎麼不符合時代?
有人可能說,“你算什麼,你想到的創意算什麼”,拋開我自己,那些嚷著沒有創意的影片和評論,他們要的化妝盒,其實不過是是揚州漆器和謝馥春鴨蛋粉合作了多少年的盒子;他們要的髮簪、首飾,在所有漆器廠不勝列舉;他們要的扇子,價位可以從幾百到幾十萬全部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