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其家族曾在本朝出過狀元,在當地可是家喻戶曉的好人家。
當年鬧倭寇的時候,沈狀元仗義疏財,組織鄉民積極作戰,將倭寇驅逐出境的事蹟,至今仍在淮安一帶廣為流傳。
之後,沈狀元受奸人構陷,最終猝死獄中,令人扼腕嘆息。
許多年前,於立府從京城返鄉,曾在沈家逗留數月,給沈家小輩指點過學問,其中最為聰慧者,名叫沈頌吉,之後亦有書信來往,算是於老爺子的半個學生。
算著年紀,沈頌吉已到中年,雖然不是掌家之人,但憑其才學、見識,話語權肯定不小,加上其為人豪爽,樂於交遊,絕對是個能託付事情的人物。
按照於立府的想法,他會修書一封,說明相關情況,然後從沈家借地百畝,用於華興作物的種植,待秋後收穫,再選出良種送往京城,當為最佳選擇。
從節令、路程上來看,淮安也是最合適的,到達後即行下種,時間完全來的及。
用於立府的話來說,江南富庶、江北貧瘠,兩邊來往並不密切,除了淮安沈家,他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隨後,於立府又簡單說了說淮安的情況。
作為大燕漕運樞紐,好處是交通發達、商業極為繁盛,壞處則是各色人等雲集,利用各種手段牟利,風氣要比其他地區差的多。
像沈家居住的河下鎮,由於緊鄰運河,各種亂事更是層出不窮。
相形之下,沈家絕對算是汙泥中的白蓮花。
華興眾人在淮安種地,還是要謹言慎行,萬事依沈家指示行事,儘量避免外人覬覦,引來無妄之災。
作為配套措施,於立府建議眾人隱去華興身份,就說是來自海外的燕朝後裔,祖上是南直隸人便可,按照你們現在的裝束、模樣,一般人分不出真偽來的。
涉及到言語不同方面,於立府建議大家趕緊學習燕朝話,哪怕是音調古怪些,也能矇混過關。
最關鍵一條,就是少摻乎本地事務,少和人交流,悶頭幹上半年,即行離開,應該不會生出亂子來。
為了穩妥起見,於立府明日會去城中,幫眾人搞些官方路引,也算是有個佐證,省得官府起疑,尋機訛詐。
見於立府極為熱心,嶽文雍、曹洪等人也跟著出主意,最終確定到淮安後,留下張作海、趙錦輝、歐陽山等人操持種地一事,其他人則繼續前行,爭取早日趕到京城,與江守泰、曹如等人取得聯絡。
聽到眾人仍要赴京,於立府呆愣片刻,才發現自己被種地一事吸引,差點忘了這件正事,隨即詢問眾人想法,為何對赴京一事如此執著?
在於立府看來,既然招撫已成,當下要務便是種地,一旦有所成就,直接交給燕朝人操作即可,於家、沈家都能把這事做好,你們華興人又何必冒險入京?
出了岔子,恐怕招撫亦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