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
礦區這邊的務工隊伍,總共編了四個中隊,大約三百餘人,其中地面兩個中隊,人數略少,一隊負責將土運到不遠處的矮丘附近,一隊負責將溝內土筐提上來,並把空筐順下去。
溝內兩個中隊,人數較多,一隊負責挖土,一隊負責裝土,並提示地上人員將土筐提到地面。
各中隊之間,也會在地上、溝內做些輪換,人員有進有出,管理就無法像連隊那樣穩定、精細,中間出些亂子,也是在所難免。
之前地面上有魏建雄坐鎮,礦溝內有李政坐鎮,小打小鬧及時撲滅,大打出手的場面就很難發生。
周向輝、張彪不讓李政下礦,並且給付鵬下了重罰指令,這下倒是好了,不僅李政下不了礦,就連魏建雄想下去看看,也被付鵬拼力阻止,算是舉一反三,力保首長安全無憂。
王興倒是沒人管,問題是他手上的雜事太多,根本無法實時盯在礦溝。
無奈之下,魏建雄只能讓田洋、田水根輪流下去盯著,協助中隊長、小隊長處理相關糾紛。
凡事就是這樣,李政能幹好的事情,田洋、田水根這樣的年輕黎人,可能就得抓瞎。
權力這東西,給出去和能幹好,從來都是兩碼事。
......
礦溝本身並非直上直下的形狀,其中三面陡直,一面為斜坡,便於人員上下,對面頂部則裝有數個木製吊輪,雖然簡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吊土難度,也算是因地制宜之舉。
礦溝之內,一中隊主要為崖州、臨高、徐聞等地的漢黎青壯,二中隊大多是從欽州招來的青壯,兩邊生活習慣、行事風格迥然不同,平日裡挖土、裝土更是難免磕磕碰碰,小打小鬧一直不斷。
李政在時,自帶十分威信,雙方只能互相忍耐,倒也沒出啥大事,輪到田洋、田水根二人下礦,事情便迅速滑向失控邊緣。
安錦的雨季,通常都是上午放晴,下午常會有陣陣暴雨。
本著吃苦在前的宗旨,一連、二連會輪換在下午進入礦溝,兩個中隊則承包上午任務,即便是發生衝突,也不會擴散開來,畢竟有光亮透入溝內,誰也不敢明目張膽地亂來。
從具體操作來看,田洋、田水根做事相當厚道,每有糾紛出現,總是先壓制一中隊,理由也很直白,那就是首長帶咱們出海,為的是辦好採礦一事,打打鬧鬧只會拖延進度。
欽州人剛來,咱們就應該多多忍讓,把他們當兄弟對待。
剛開始的時候,二人做法頗為有效,雙方都知道他倆是魏首長的得意門生,多少都會給些面子。
關鍵是事事都用這一招,時間久了,矛盾就像火山一樣,只會越積越多,卻無法引導、發洩出來。
直到數日之後,田洋在溝內指揮、協調,外面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隨之而來的還有陣陣狂風,地面、溝內俱都出現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