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為節日,形成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就有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記載。
端午節的起源,自古到今說法不一,主要說法有:紀念屈原說、迎濤神說(伍子胥含冤死後化為濤神)、惡日說、龍的節日說(即祭祀龍圖騰說)、夏至說。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主要風俗有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流傳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
2006年5月,國務院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老人們似懂非懂的聽完了兩位會長的濤濤不絕的講解,原來吃粽子與紀念屈原有關,而且還是世界非遺的節日——中國的端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