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小子!”李詠搖搖頭,臉上帶著笑意。顯然,叔侄倆的關係非常融洽。
三人坐定後,李詠轉向陳六,問道:“建鄴跟我說你有個魚塘專案的計劃,想跟縣組織合作?”
“沒錯,領導。”陳六點頭確認。
考慮到自然資源的優勢,陳六認為縣城眾多的池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開發這些池塘作為養魚場,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你覺得這個專案能盈利嗎?”李詠問。
“絕對可以,我對此很有信心。”陳六回答道。
“首先,市裡的水產公司總是需要採購魚類,這是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
其次,我的公司未來也打算生產魚罐頭等產品,到時候也會需要大量的原料魚,鄉親們的魚就可以賣給我。”
雖然李詠對陳六提到的魚罐頭計劃不太在意,但他確實知道市場上對於水產品的需求很大。如果陳六能夠成功,那麼這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那你預計魚塘的產量是多少呢?”李詠嚴肅地問道,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專案的可行性和農民的收益。
陳六認真思考了一番,結合現代養殖技術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給出了自己的估算:“領導,根據不同的養殖方式,粗放型養殖每畝可能只能產出10至30斤魚。
傳統半精養法大約每畝能產800到1000斤,而如果我們採用更先進的精養法,並配備增氧裝置,我認為每畝產量可以達到幾千斤,當然,這只是個預估。”
李詠聽後,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認可,如果陳六的預測準確,這將為縣城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李詠一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我覺得這個精養法加上增氧機的主意挺好的。”
陳六聽後,苦笑著回答:“領導,我們得考慮實際情況啊,這成本太高了,鄉親們負擔不起呢!”
其實,陳六心裡樂開了花,因為成功地把話題引向了他想要討論的增氧機。
李詠皺了下眉,突然眼睛一亮,說道:“這樣吧,主要的成本就是魚苗和增氧機。縣裡可以提供增氧機,並幫你們聯絡魚苗供應商,其餘的事情就交給你們處理怎麼樣?”
“領導,我們還需要技術人員支援呢!”陳六心中竊喜,但表面上還是裝作困難的樣子。
李詠看穿了陳六的小算盤,無奈地說:“技術人員的事我也來幫你解決,不過工資方面……”
“工資不是問題,試用期三個月,每人每月一百塊,包吃包住,至少需要六個技術人員!”陳六立刻回應,顯得非常爽快。
[為村子的發展做貢獻,獲得好人值+1000]
華陽鎮有六個村子,自然每個村子都需要一個技術員。
這麼優厚的條件一放出,肯定有不少人願意來應聘。
李詠忍不住瞥了一眼陳六,心想這傢伙真是會找便宜佔啊!
接著,李詠故作猶豫地說:“咳,小六啊,這增氧機也不是那麼容易弄到手的,而且數量這麼多,我這邊也不好操作啊!”
陳六警覺地看著李詠,瞬間明白了對方的心思,原來領導也想佔點便宜!
雖然不情願,但陳六知道這是必須的妥協:“領導,我可以租,但是這麼多裝置,租金我也出不了多少。”
“沒關係,我會回去商量一下,給你爭取個優惠價。”李詠笑呵呵地說,他已經想到辦法了:省裡每年都會給市裡的水產公司一批增氧機,而水產公司並不全都需要這些裝置。
他打算找洪老頭以低價租一批,再轉租給陳六,從中賺取差價,為縣裡增加額外收入。
同時,魚苗也可以從洪老頭那裡申請,甚至技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