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獨立師的日常訓練標準,步兵正常行軍速度是每天推進三十到四十公里路程,急行軍的速度是每天推進七十公里,而強行軍則要求部隊在拋棄輜重的狀態下,一天之內連續行軍十二個小時,單日推進距離可以高達一百公里。
為了達成襲擊的突然性,陶旺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出擊計劃。
首先出發的是陶旺親率的步兵二團,他們的出擊時間定在了晚上九點,二團會以急行軍的速度,在次日天亮前推進七十公里,進入到距離扶經縣三十公里的農村地區潛伏休整一個白天的時間,然後再在第三天攻擊打響後推進至扶經縣西面建立阻援陣地,同時負責堵截倭寇敗兵。
第二批出發的則是五團的兩個營,他們會跟在陶旺二團的身後,以正常行軍速度晝伏夜行兩個晚上,在第三天的拂曉時分進入扶經縣外圍攻擊發起位置。
第三批出發的則是五團一營和師屬105炮營,他們會搭乘運輸營的卡車和炮營自己的Sd6半履帶牽引車,在第三天的凌晨出動,並於第三天拂曉時分直接作為尖刀突襲扶經縣城。
劉海元的六團需要留下一個營扼守隘門關確保後路,然後再以兩個營的兵力負責接防被攻下的扶經縣。
武漢會戰才剛剛結束,敵佔縣城的偽軍部隊和用於統治農村地區的漢奸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扶經縣倭軍的預警距離十分有限,對縣城遠一點農村地區的情況也可謂是兩眼一抹黑。
這也是陶旺敢於動用大部隊奔襲一百公里的底氣所在,否則一旦暴露就很可能會引得信陽的倭寇提前出動進入扶經加強防禦。
攻擊發起第一晚,首批出擊的步兵二團在急行軍一夜後,順利地進入到扶經縣東南三十公里外地區潛伏下來,五團兩個營也正常行軍到五十公里外。
攻擊發起第二晚,五團的兩個營越過潛伏的二團於拂曉按時進入預定攻擊位置。
而負責突擊的一個步兵營和炮營則搭乘車直接透過前頭兩個營的攻擊陣地直抵城下,朝著縣城直接發起猛攻!
整個扶經縣此時毫無準備,首先受攻的南門只有四名倭兵帶著一幫偽警察守在城牆上,看著如潮水般衝擊而來的一營步兵,偽警們幾乎是霎那間就做了鳥獸散。
四名倭兵架起輕機槍猛烈開火,但立即就在60迫擊炮的打擊下被炸死當場。
戰士們迅速開啟不設防的城門突入城內,炮營則展開火炮按照預先化裝偵察的座標情報,對倭軍大隊的營房和指揮部進行炮擊。
和之前敵前撤退的荻洲立兵幾乎同樣的慣性思維,這支倭軍步兵大隊根本沒想過會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遭遇中國軍隊的主動進攻。
怎麼可能呢?武漢的幾十萬中國軍隊已經全部撤走了,扶經縣又是後方中的後方,這股中國軍隊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他們為什麼會沒有撤退?
正在睡大覺的倭兵們一邊穿衣服,一邊吼叫著衝出營房,可等待它們的卻是從天而降的105毫米口徑炮彈,有的甚至還沒跑出營房就被連人帶房子被炸死在廢墟中。
戰場上最可怕的就是在兵力集結期間遭遇炮擊。
散兵交火就算打上半天也很難成建制消滅一個連,而部隊集結期間遭遇炮擊卻很輕易地就會被一發炮彈直接報銷掉一整個連。
戰鬥一開始,倭軍就在十二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的打擊下折損大半。
“支那軍隊已經進城了,在街道就地建立阻擊陣地”,倭寇大隊長敏銳地意識到獨立師不會炮擊民居,它立即指揮僥倖躲過炮擊的殘兵散入到街道中,利用城內建築和獨立師戰士展開巷戰。
五團後續兩個營也隨後不久就抵達扶經縣城,進城後,戰士們在團長陳前的指揮下分成東西兩路沿著城牆展開隊形,像兩張翅膀似的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