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也是個懂得感恩之人。
只是年紀尚幼,不知該如何、也沒有能力回報王雨尋父母的深情厚誼。
王家住在鎮邊,燒柴之事極為不便,然而山裡的柴火卻是無窮無盡。心思細膩的李天佑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
於是,每天上學途中時,他都會堅持順路給王家背一捆柴。
王雨尋的媽媽謝小蘭見李天佑如此懂事,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便讓他以後別再背了。山路崎嶇坎坷,他個頭小、短胳膊短腿的,揹著一大捆柴趕路,實在有些危險。
可李天佑性子犟,不聽勸的。依舊每天按時送一捆柴過來,風雨無阻。
謝小蘭無奈,也只得由著他了。
只是從那以後,每天清晨,王雨尋都會手提食盒,早早的在在門口等候,有時遞給他一個熱氣騰騰的飯糰,有時塞給他一個香噴噴的雞蛋。
而後,兩人便結伴一同上學、放學。
每逢節假日,王雨尋還會邀請他到家裡吃飯。
有一回,李天佑再次品嚐到王雨尋爸爸王文山做的鍋包肉,不禁讚不絕口。
他誇王叔做的鍋包肉色澤金黃,肉質外焦裡嫩,口味酸甜。廚藝都趕得上大師傅了。
還天真的建議他到鎮上開家餐館,生意必定紅紅火火。
沒想到王文山與謝小蘭竟把這話聽到心裡去了,不久之後,還真就在學校邊上租了個店面,開起了快餐店。
由於王文山的廚藝高超,價格實惠,快餐店的生意出奇的好。
王文山心裡十分高興,有一次週末,李天佑背柴過來,便把他單獨留了下來。
他說聽雨尋說,李天佑成績出色,是讀書的好苗子。
以後的日子還長,初中讀完有高中,高中讀完還有大學。
可依他對李天佑父母的瞭解,他們是不可能供李天佑繼續讀書的。
而王家的負擔也不輕,也不可能一直支援他讀書。
所以他打算僱李天佑做兼職。李天佑有空的時候,過來幫忙洗洗碗就行。
這樣一來,李天佑就能自己掙學費了。
李天佑一聽,心中的感動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他是個聰慧之人,自然明白王文山的一片苦心。
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王文山夫婦的資助,這讓他頗感困擾。
他是王雨尋姐弟的救命恩人,這事沒假。
但初一時,他們就已經回報過自己了。
在農村,這種事情,就算對方要感恩,也往往是一次性的。
絕不會像王文山夫婦這般,始終持續地感恩。
於自己而言,要是一直理所當然地享受他們的資助,那可就有了挾恩圖報的嫌疑,也實在說不過去。
可王文山夫婦又確實真心想要幫他,所以得找個能說得通的理由。
小鎮上的人,整天無所事事,閒得蛋痛,閒言碎語特別多。
早就有風言風語傳出,說人家孩子父母健在,誰知道王文山夫婦資助李天佑,到底安的什麼心?
但王文山僱傭自己,這就說得通了。
人家孩子自己掙學費呢,我王家不過是給他提供一個打工的機會。怎麼著,不行嗎?要不你家也給人家孩子提供職位,再出同樣的工錢?
可自己打個屁工。
如今都上初三了,王文山又不是不清楚,初三的學習任務極為繁重,自己哪有閒暇時間到店裡幫忙?
王文山並非真的要僱傭他,不過是想堵住街坊鄰居的嘴。
同時又怕他內心敏感,對於接受王家的資助產生心理負擔,所以給他找個心理臺階下罷了。你不用多想,我們並沒有資助你,你學習的所有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