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宴會的另一邊,一些文官和勳貴也在關注著瓊林宴的情況,他們雖未參加宴會,但在附近的樓閣中遠遠觀望。
一位勳貴看著熱鬧的場景,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小聲嘀咕著:“哼,這些進士們,今日如此得意,也不知往後在朝堂上能有幾個真能有所作為的。”
另一位文官則微微皺眉,暗自思忖:“這陳柯風頭太盛了,日後怕會是個變數。他出身國公府,雖說如今已放棄了世子身份,可到底背景不一般,還和這些文人走得這般近,也不知打的什麼主意。”
他們的話語裡滿是猜忌,在這喜慶的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
瓊林宴一直持續到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瓊林苑中,為這場盛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新科進士們帶著微醺的醉意和滿心的歡喜,陸續離開。
回到新府,家人早已在門口等候。
老夫人看到陳柯頭上的簪花,眼中閃著淚花,那是欣慰的淚水,她拉著陳柯的手說道:“柯兒,你今日真是爭氣,娘為你驕傲啊。”
陳柯笑著抱住老夫人,輕聲回應:“母親,這都是兒子該做的,也是運氣好趕上了。”
陳妍在一旁蹦蹦跳跳地說:“哥哥,你頭上的花真好看,我以後也要像哥哥一樣厲害呢。”
走進府中,陳柯依舊沉浸在瓊林宴的氛圍裡,坐在書房中,回想著宴會上的諸多細節。那些精彩的詩句、熱烈的討論、歡快的舞蹈,都如同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他的記憶深處。
第二天,京城的大街小巷都還在談論著瓊林宴的盛況,百姓們對新科進士們滿懷期待,傳頌著進士們的詩句,還模仿著他們簪花的模樣。
陳柯的名字也在這傳頌中越發響亮,成了眾多年輕人學習的榜樣,激勵著他們努力讀書,追求功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陳柯時常會收到一些文人的拜訪,他們有的是來請教學問,有的是想與他結交。
陳柯都會熱情地接待,與他們交流心得,分享知識。他這麼做,一方面是覺得與人交流學問也是一種樂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文人圈子裡結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畢竟朝堂之上,多些朋友總歸是好的。
她在文人圈子裡的聲望也隨之越來越高,可這也引來了一些人的不滿。
一些原本就對他心存偏見的文官,見他如此受歡迎,心中的嫉妒之火便燃燒得更旺了,開始在文人圈子裡悄悄散佈些不利於陳柯的言論,試圖詆譭他的名聲。
“聽說那陳柯在瓊林宴上出盡風頭,還不是靠著以前國公府的那點餘威罷了。” 一位文官在茶館裡對旁人說道。
“是啊,他那些詩句,也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不過是運氣好被大家追捧著。” 另一位文官附和道。
這些言論慢慢在文人圈子裡傳播開來,雖說沒掀起太大的波瀾,但也確實給陳柯帶來了些許困擾。
陳柯得知這些訊息後,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她心裡明白,這些人不過是被嫉妒矇蔽了雙眼。她不想過多理會這些無端的詆譭,而是決定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為人。
於是,她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一些文人之間的學術討論和公益活動中。
有一次,在為貧困學子舉辦的義學活動中,他慷慨解囊,資助了許多家境貧寒的學生。
她明白,自己的道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他願意憑藉自己的勇氣,去迎接每一個挑戰。
隨著陳柯在朝堂中的活動日益頻繁,京城的局勢也愈發複雜起來。
皇帝對功勳世家動手的跡象愈發明顯,朝堂上的氛圍變得緊張而壓抑。
陳柯心思細膩,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股暗流湧動。她深知自己雖憑藉科舉在文人圈子中站穩腳跟,可那勳貴出身卻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