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京城,各處景點自然不會錯過。宮麗娟和方金華還有萊恩都沒有在京城好好的遊玩一番。
大冬天的到長城上純屬受虐,沒有去附近的就去了故宮和頤和園還有恭王府。
同樣是王府,慶親王府和恭王府就沒有可比性了。單從佔地上來說就比不過恭王府,恭王府光是花園就比慶親王府高出一倍不止。
從設計上來看,恭王府是清中期時建設的,風格比較統一。慶親王府則是歷經元明清三代,風格多樣,有的地方稍顯突兀。並且在五十年前,恭王府就以國家出面開始動遷維護修繕,儲存較好。
慶親王府則是在之後十多年才開始動員裡面的住戶搬遷出去,單純的用民間資本的力量進行修繕。因此在修繕過程中並不如恭王府那樣的精緻,無論是用工還是用料,都差了許多。
不過劉天賜也滿足了,就這樣的一所可以傳古的宅子在全國範圍內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過上幾年,自己的“石蒲園”不定要賣個幾百億呢。
兩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年三十大早上,榮寶齋的老闆趙瑞麟親自帶著夥計來到石蒲園送匾額。
趙老闆是當今榮寶齋的第二代老闆,現在已經六十多歲。其父親趙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家傳手藝開了個字畫裝裱的小門店,後來慢慢發展為集字畫裝裱、仿古傢俱製作、藝術品收藏的多元性的公司。
趙老先生在京城中也是個名人,其書法作品在文化圈子裡很受追捧。
十五年前,趙硯老先生因病逝世,時任榮寶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長子趙瑞麟正式接手榮寶齋的大旗後,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
當時改革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就比如之前說過的匾額製作過程中引進新式技術和裝置進工藝流程中,當時的一些老師傅是堅決反對的。可是被迫嘗試著接受的過程中才發現,有了這些機器裝置和技術,絲毫沒有耽誤到產品的質量,反而使產品質量提高了許多。
還是以木質匾額來舉例,一般木質匾額光是上漆最少要上兩遍,每遍自然陰乾最少要經過一個月以上,這還要看季節氣候的實際。
描字的過程中,正常情況這樣的一塊匾最少要一天多才完成得了。現在使用了鐳射技術,把字掃描後調整還字的大小比例,直接用鐳射描就行。前後最多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刻字、雕花也是如此,以前是用鑿子一錘一錘的鑿,現在用機器把大樣雕刻出來,接著用人工進行修整。既節約了時間,縮短了工期,又能保證製作出來的物件失去靈動。
石蒲園這塊匾是用兩塊金絲楠木拼接製成,匾額長5尺,邊上雕花描金,匾額上石蒲園三個大字貼了金箔,看上去金光燦燦的。
底漆採用了和故宮裡大多數匾額一樣的藍色,看著就端莊大氣。
本來遇到家宅掛匾,一般的是要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現在禁放煙花爆竹,馬泉山只好請了一個舞獅的團隊過來慶賀。
早上八時,趙瑞麟在馬泉山的帶領下,領著安裝師傅們過來了。跟著他們的八名壯漢披紅掛綠,用一根硃紅色大槓抬著匾額緩緩走了過來。
舞獅的是粵省會館中請來的隊伍,八對醒獅在最前頭歡舞飛騰,鑼鼓喧天把周圍的住戶和過往人群吸引過來。
這時天麗投資集團的安保們就發揮了作用,幾名身著黑色風衣,戴著墨鏡和對講機的安保威風凜凜的站在外圍維持著現場秩序。
醒獅舞了一會,鑼鼓聲漸漸消失。那八名壯漢抬著巨大的匾額來到大門處,趙瑞麟指揮著一臺升降機把匾額小心的升起來,安放在大門正上方。
這個過程足足用了半個多小時才安裝好,主要還是匾額用的是金絲楠木重量有四百多公斤重,人力安裝倒是可行,不過更耗費時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