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磚廠和曾經工作的場景與此是何等的相似啊!他突然有一種閒適的感覺,一種出世的灑脫心態油然而生,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駕車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羅老師,老子當年西出函谷關,真的是駕著牛車去的嗎?”
“應該是吧!《易經》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說明牛和馬很早就作為交通工具被人類使用了。我們人類很早就認識到牛對這個世界的重要性。《說文解字》稱,“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易經》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卦傳》稱“坤為牛”,意味著牛是滋養萬物的大地的象徵物,牛有“厚德”。可見,在古代,牛就真的很牛,受人們的敬重。至近現代,人們還在以牛喻人,魯迅有詩云: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稍頓,羅老師繼續說道:
“在易經中有兩種人生之道:乾道和坤道。乾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為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天馬,天馬行空,表達“健進”;坤地牛,如牛負重,表達“柔順”。牛這種動物是人類耕地、負重的幫手,親近人類和土地,而且性情沉默溫和,最俱“厚德載物”的象徵意義。
以倡導“柔弱勝剛強”的老子的思想,就是“坤道”。坤為地,大地之德即自然之道。
在古人的觀念中,東方是青色,屬木,而青木又代表生機勃發的春天,象徵著“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因此,青牛象徵著自然與自然之道。所謂牛中有道,道中有牛,從這種意義上來講,青牛便是老子思想的象徵。所以,人們眼中的老子總是騎著青牛的樣子。”
任筆友環視一週千瘡百孔的大地,說道:“羅老師,我們是不是在破壞自然之道?”
“這是發展之道,是生存之道,也是自然之道。”
“我聽說十多年前,這裡也盛產水稻,有塞外小江南之稱,只因取土製磚後,就再也沒能產出過水稻了。”
羅老師看看腳下的水渠,說道:“沿著這條二道渠往上游走,就是伊犁河,伊犁河邊有林公渠,那才是xJ的糧倉,真正的塞外江南,那的土地比這的肥沃多了。人類要生存,要發展,總是要向大自然索取點什麼的,只要這個索取不動自然之根本,不改變自然之自然,就無可厚非。”羅老師極目遠眺,威峨壯美的天山在晨曦中炫光閃閃,猶如一座瑰寶外溢的寶庫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他繼續說道: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蹬絕頂我為峰!能沿著這河渠逆流而上,去找尋林公當年的足跡,想必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任筆友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壁?千仞,?欲則剛。羅老師,要不我們今天就去尋找林公當年的足跡如何?”
“我哪有那雅興哦,還是你們去吧,唉!”
任筆友看看老師仰望著天山之外家的方向,逆流而上的林公渠隱逸於茫茫青黃之下,他突然有無限感慨。這東來西去之流水,看似無情留戀生養它的山脈,卻是繞著數不盡的彎彎折折坡坡坎坎,儘可能多的滋養著身邊那些一木帶林的自然根基。更幸運的是,它遇上了“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的林公,終使它成就了伊犁河谷塞外江南的美譽。
“我們回去吃早飯吧。”
羅老師轉身往回走,說道:“筆友,你們磚廠效益如何?”
任筆友將半截磚坯踢進溝渠,道:“紅磚賣不出去,廠子沒錢發工資,連買煤炭的錢都沒有了。可我們的郎大老闆卻還忙著養小三,估計啊離散夥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