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四年秋,北方邊境。
\"報!\"斥候飛馬而來,\"遼軍主力已過幽州,約十萬大軍,直指燕雲!\"
主帥立即召集將領議事。營帳內,火把通明。
\"諸位,\"主帥指著地圖,\"這次遼軍來勢洶洶,但我們已經不是從前的宋軍了。這一年來,新政讓我們的軍隊發生了巨大變化。\"
將領們紛紛點頭。確實,經過整頓冗兵、實行保甲制,加上嚴查軍需貪腐案,軍隊的戰鬥力大增。
\"傳令下去,\"主帥下令,\"按新編制列陣,準備迎戰!\"
很快,一支嶄新的宋軍列陣邊境。這支軍隊與以往大不相同:士兵都是本地保甲精壯,裝備統一,軍紀嚴明。
就在這時,斥候又報:遼軍大將耶律洪基率先鋒軍抵達,要求單騎對話。
\"有意思,\"主帥冷笑,\"看來他們也察覺到我軍的變化了。\"
他翻身上馬,來到陣前。遠處,耶律洪基正策馬而來。
\"宋將軍,\"耶律洪基隔空喊道,\"你們的軍隊,確實不一樣了......\"
主帥昂然道:\"這就是新政的成果。我大宋已非吳下阿蒙!\"
雙方約定三日後決戰。回到營中,主帥立即部署:\"這一戰,關係重大。我們要讓天下人看看,新政改革後的宋軍,究竟有多大變化!\"
三日後,清晨。
遼軍主力抵達,十萬大軍分三路列陣:中軍由耶律洪基親自統領,主要是重灌騎兵;左軍是輕騎射手,善於遊擊;右軍是步兵方陣,負責穩固陣型。
宋軍這邊,主帥也完成了部署:中軍是新編的保甲精銳,全副盔甲,裝備統一的長矛和強弩;左右兩翼是老營精兵,訓練有素;後方設伏兵兩萬,準備在關鍵時刻出擊。
\"將軍,\"參軍指著地圖,\"遼軍慣用疾風衝鋒,我們準備了鐵蒺藜和拒馬......\"
主帥點頭:\"不錯。另外,讓神臂弓手準備,一旦遼軍騎兵衝鋒,就用密集箭雨阻擊。\"
晨霧漸散,兩軍對壘。
突然,遼軍號角響起!耶律洪基親率重騎發起衝鋒,鐵蹄聲震天動地。
\"準備!\"主帥高舉令旗,\"神臂弓手,放箭!\"
萬箭齊發!遼軍騎兵陣型微亂,但仍然衝擊而來。
\"撒鐵蒺藜!\"主帥又是一揮令旗。
無數鐵蒺藜拋向遼軍騎兵前方,戰馬中蒺藜,長嘶倒地。遼軍第一波衝鋒受挫!
但耶律洪基早有準備,立即命令左翼輕騎繞擊宋軍側翼。
\"左軍聽令,\"主帥沉著應對,\"盾陣展開,強弩準備!\"
就在遼軍輕騎即將接近時,宋軍左翼突然展開盾陣,同時萬弩齊發!遼軍輕騎大損。
\"好!\"耶律洪基雖驚訝於宋軍的戰力,但仍不死心,\"右軍出擊,壓制他們!\"
遼軍右翼步兵緩緩推進,準備與宋軍中軍接戰。
就在這時,主帥一聲令下:\"伏兵出擊!\"
兩萬伏兵突然從側後殺出,直取遼軍右翼!遼軍陣型大亂。
\"撤!\"耶律洪基見勢不妙,立即下令撤軍。
這一戰,遼軍損失三萬餘人,宋軍傷亡約一萬。這是新政以來,宋軍首次在正面戰場上擊退遼軍主力!
\"傳令下去,\"主帥並未驕傲,\"修整待命,隨時準備第二戰!\"
戰後第三日,遼軍再次集結。
這次,耶律洪基改變策略:將剩餘七萬大軍分成五路,準備多點突破。同時,他還派出善於夜戰的契丹精騎,準備夜襲宋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