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聲東擊西(3 / 4)

小說:大宋不慫 作者:七桃散人

鄉間秩序,不可不防。”

等的就是這句混賬話。

李申之叱道:“如此說來,就不該推廣農具,繼續刀耕火種,豈不是人人都忙於勞作才能果腹,人人都有事做!世上只有餓死之人,再無閒死之人?”

李申之的話引來一陣鬨笑,臨安學子們用他們的態度聲援李申之。

也就只有宋朝,才會如此不遺餘力地貶低民間的生產力,還冠冕堂皇地說著一套一套的,不就是想防著民間造反嗎?

遠看漢朝時候,如果誰能提出一條改進生產的方法,漢朝皇帝恨不得手把手地教會全天下所有的農民。也只有宋朝,才會不遺餘力地提防著自家的子民。

推廣先進的生產工具,會導致出現很多閒人,進而擾亂社會秩序,這是舊黨抨擊新黨的一條立論,著實可恨。

要知道,被譽為開啟了工業革命的“珍妮紡紗機”,也就是水力多錠紡紗機,早在五代末期便已經出現,可是直到明朝還沒有大規模地推廣,就是因為這種混賬說法。

那些反對的人,他們不懂多錠紡紗機的厲害嗎嗎?他們很懂。

他們太知道多錠紡紗機的威力了,以至於不想讓這種東西推廣。

因為這種東西一旦問世,商人便會崛起,成為一股新的勢力,這是以地主階級為主的文人士大夫集團所不能容忍的。

有人要問了,技術的進步可以改善生活,難倒不好嗎?

答案有些複雜,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

只能說這類技術的進步,對於地主階級來說,不重要。

技術再進步,他們身上穿的衣服不會多一件,也不會少一件。至於底層百姓能不能多穿幾件衣服,他們不在乎。

在他們看來,只要百姓不是“衣不蔽體”,他們就可以鼓吹盛世了。

地主階級是封建皇朝的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集團,都是保守派。

李申之沒奢望經過一場朝堂的辯論就能打破這種階級封鎖,他只想讓自己推行變革計劃時,沒人阻攔。

二侍郎正要反駁,李申之不給他機會,繼續說道:“不管舊黨也好,新黨也罷,改革也好,守舊也罷,無非都是為了富國強兵。臣以為,只要是能富國強兵之策,就是好政策,不宜再有門戶之見。”

趙官家拍手叫好:“好一個富國強兵,好一個不宜再有門戶之見。李卿且放手去做,萬事由朕給你作主。”

趙構很滿意,故此說了這樣一席話給剛才的爭論定下了調子。

其實趙構早就從內心裡支援李申之的改革策略,但是他也知道,新舊黨爭依然十分激烈,他的上位是舊黨人擁立的結果,不宜公然出面支援改革措施。

現在李申之以一個改革者的身份在朝堂之上把舊黨人辯駁得啞口無言,他正好順水推舟,發表支援言論,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的,倒是讓還想要反駁的官員無從開口。

趙官家拍板之後,再有人想要出來反駁,就得掂量掂量了。

南宋立國短短十幾年,朝堂上的相公們換了一茬又一茬,現在的趙官家早已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政治生物,再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的康王。

然而讓李申之萬萬想不到的是,李光說話了。

只見李光一臉正色,說道:“稟官家,臣以為李申之的改革措施頗多,若是全面展開,鋪得太大。不如先制定好策略,成熟一批改革一批,亦或是在一州一路先行試點,成功之後再逐漸推廣,如此才不至於重蹈熙寧覆轍。”

李光才是真正的舊黨人,而他的觀點,才是司馬光最初反對王安石時真正的觀點。

改革宜緩不宜急,措施宜少不宜多,循序漸進,慢慢來。

可是王安石看到了宋朝的弊病,感受到了大廈即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