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聲勢浩大的爭論,最後頗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
趙官家沒有貶謫任何官員,同樣也沒有特意去褒獎誰。
然而那幾個侍郎雖然沒有被貶謫,卻也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經到頭。而李申之雖然沒有被褒獎,卻已經得到了最大的褒獎。
新科進士成為朝會的主角,這還不算殊榮嗎?
就像某為畢業生在答辯會上,為專家們答疑解惑,沒有比這個更加凡爾賽的了。
隨著幾位相公們的“附議”,一場爭論暫時落下了帷幕。
接下來再無人提出反對意見,再有人發表言論,也不過是對無敵五策的實施細節展開了些許討論。
討論得氣氛很友好。
比如說,有人問如何選拔軍官的問題,選拔的標準是什麼。
因為李申之的模組化練兵中包含了模組化軍官訓練。
其實也不能叫軍官,應該叫基層軍事指揮官更為貼切。他們並沒有身份上和待遇上的特權,是作為預備軍官,負責五十以下建制的常規軍事動作指揮。
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班排長。
關於這一條,大部分人都沒有興趣,那些有著從軍經歷的人才會感興趣。
李申之說道:“非戰時緊急狀態下,提拔軍官之前必須集中培訓,考核合格的方能提拔。”
宋人為何會鄙視軍人,還不是因為那些賊配軍們沒文化,又野蠻嗎。
想讓軍人有文化,還得靠讀書。
既然新科進士們沒人願意上陣打仗,那就讓會打仗的人去讀書。
讓軍人讀書,其難度無異於讓文人去打仗。像岳飛這樣自發地透過讀書來提高自己的武將,堪稱鳳毛麟角。
於是乎,李申之想到了這樣一條硬槓槓,強迫武將們去讀書。
其實讀書也不復雜,無非是讀一些開蒙的儒家經典,讀一些基礎的兵書罷了,並不要求他們如科舉一般學得那麼深入。
有教無類,把不知禮儀的蠻人教化成知書達禮的文明人,這不正是儒家聖人孔夫子一生所最求的理想嗎?
這樣的觀點一丟擲,李申之立馬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再無人反對。
至於皇家科學院就更簡單了,非有功者不得提前升官爵。
具體操作如下:皇室子弟,只給一個基礎的待遇,然後隨著年限和功勞逐級提升,跟士大夫的官級一樣,逐級提拔。
這樣一來,既給皇室子弟們找了事情幹,又能限制他們提拔的速度,削減朝廷的支出,皆大歡喜。
而對於那些只想著躺平的皇室子弟們,也並沒有剝奪他們太多的好處,只需要按照年限熬資歷便成,該有的享受還會有,只不過能夠達到的高度比以往要低一些,依然可以保證他們錦衣玉食的生活。
至於功勞的評定由誰主持,這是官家需要權衡的事情。
可以想見,由誰來評定皇家科學院的研究成果,誰就掌握住了宗室子弟們的命脈,必定是一個極容易腐敗的職位。
李申之不在乎這麼多,他只要科學院這個架子搭起來,就有無數種方法實現自己的目的。
李申之想要的皇家科學院,是一群有錢、有閒、有才的人組成。
宗室子弟中從來不乏這樣的人。他們不在乎金錢,卻又極度渴望著實現自身價值的人,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家,而不是一群為了名利刷論文的學術民工。
李申之無法給他們提供為官為將的機會,那就透過別的方式,讓他們充分地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討論到最後,大家彷彿忘記了這裡是科舉的殿試,還以為是一場朝會呢。
還是趙官家宣佈李申之為狀元時,眾人才幡然醒悟過來。
眾人對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