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清楚,濟南乃是山東首府,城池高大,城高三丈有餘,寬達五丈,周長十二里,絕不是臨清這種小城池所能比擬的。
當年朱棣靖難之役時,親率十萬大軍進攻濟南,久攻不下,也只得放棄,繞離濟南南下。
任濟南城防再空虛,光憑自己的這五千輕騎是無論如何也攻不下濟南。
他之所以急於到達濟南,是想將濟南徹底的封死,絕對不許一兵一卒進入濟南增援。
雖然攻城攻不下,但多鐸對於自己封鎖濟南,信心十足。
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自己手中的五千精銳,足可在城外擊潰山東境內所有的兵馬。
……
李俊業過了運河之後,並未和那玄常子做過多的糾纏。
而是囑咐劉有為等人悉數入城之後,自己便帶著三十人來到了濟南城北的大清河邊上。
他是在這裡等待自己軍隊的到來。
臨行之前,他和盧象升就已經劃定了行軍路線,如果此刻直接走陸路穿過華北大地,到達濟南,雖然路程最短。
但風險也是最大的,現在的這一片,基本都是建奴的控制區,三四千人的大軍行軍,很難做到不被敵人發覺,如果一段被敵人發覺,敵人憑藉騎兵的高機動性,很輕鬆的就能調集兵馬將他們圍殲。
現在這支軍隊沒有李俊業沒有盧象升這樣的靈魂人物,又是剛剛重新組建,將士們還需時間磨合,戰鬥力自然不如以前。
如果陷入建奴的重重包圍,那麼一切計劃都會前功盡棄。
所以李俊業挑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線,從順德府南下大名府,到達臨津,再從臨津上船,從大清河走水路,順水而下,直接到達濟南。
黃河於後世改道方才從大清河入海,大明時,濟南並沒有黃河。
濟南臨大清河而建,大清河離濟南城只不過相距十幾裡而已,幾乎是等於從大清河過來,下了船就是濟南。
這條路看起來還要先取道大名南下大清河,看起來繞來繞去的,但是古代水運是最便捷的運輸方式,又是順流而下,船行速度很快,不僅能夠將明軍所有的人馬裝備全部運到,其實花的時間,比陸路還要少。
而李俊業現在要做的,就是等自己的大軍前來。
“將軍,離濟南城東三十里,現有建奴五千騎正向濟南而來。”
李俊業已前多鐸一日,到達了濟南的大清河岸邊,他先在一個破廟裡休整了一晚,又在濟南西面派出了幾個斥候,十二個時辰輪班監視西面。
一個斥候,火急火燎的回到破廟向李俊業彙報軍情。
“確定才五千騎嗎?”
李俊業疑惑地問道。
“只有五千。”斥候斬釘截鐵多的回答。
“再探,記住一定要隱蔽好自己,千萬不要和他們發生什麼糾纏。”
李俊業叮囑道,那斥候頗為感動的“嗯”了一聲後,方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將軍,建奴大軍就要來了,濟南空虛,不如我們即刻進城。”一旁的古闡上來輕聲的提醒道。
李俊業笑了笑:“不急,光憑這五千人是攻不下濟南城的。”
“那建奴為何如此興師動眾。”古闡不解地問道,雙眉緊蹙。
李俊業道:“這五千騎,我沒猜測的話,是來阻斷援兵的,看來我們的計劃,多爾袞也已經有所察覺。”
古闡方才大悟,默默地點了點頭。
李俊業繼續說道:“既然我還未進濟南,多爾袞就急著送我這番大禮,那我稍後定會收下。”
“將軍,您的意思是說,待我們兄弟們來了之後,先擊潰城外的建奴,然後再進城?”古闡靈機一動,終於開竅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