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人即將交接的時候,錢奮嘴角微微一挑,舉起手中的三眼銃,照著那廝面門就打。
那廝見到錢奮,依舊這樣故技重施,不覺有絲好笑,他的嘴角也輕輕地觸動了下,當即舉著手中的盾牌,舉起蓋住面門,緊握長槍的右手,已經悄悄的來到自己的腰間,原來他的腰間還有把尺餘長的解首刀。
原來他打算以長槍為幌子,當錢奮舉銃射擊的時候,則突然靠近,在不經意間,用腰間的解首刀來抹掉錢奮的脖子。
解首刀,乃是明朝邊軍常用的之刀,長於尺餘,常用於自衛、生活生產中。
解首,解首,顧名思義,軍中將士還常用他在戰場上割取敵人首級。
這廝的手利用盾牌和身體的遮擋,悄悄的已經靠近了腰間解首刀的刀柄上,他舉著盾牌飛一般的向錢奮不停的靠近。
作為曾經的遼東邊軍,他自然知道三眼銃的燃放方式,即遇敵前需要一手將他平端瞄準,另一隻手,手持火種,隨時準備點火。
也就是說,這種東西需要雙手協作才能夠施放,而這支軍隊的騎兵特別喜歡衝鋒到極近的距離時射擊。
所以當錢奮雙方在燃放三眼銃的時候,其實也是他最脆弱的時候,那麼在他燃放的時候,突然發起致命的襲擊,往往能夠一擊斃命。
而他所面對的難題,是如何解決錢奮手上的三眼銃。
如果在他施放三眼銃之前動手,那麼還有一種風險,在他抽刀摸脖的時候,錢奮同樣能施放三眼銃,而在他發起襲擊時,他是不能保證手上盾牌能夠完美的掩蔽自己的。
所以他決定在錢奮施放完三眼銃的那一剎那間在動手。
他手上的盾牌堅固無比,在衝鋒的時候,他托起盾牌,掩蓋自己的前胸,故意露出自己脆弱的腦袋出來。
漸漸的兩人相對而來,越來越近了,錢奮手中的三眼銃如他設想的一樣,並沒有隔著老遠就已經施放,而是像往常一樣,衝鋒到彼此極近的距離時才施放。
“看來自己想的一點都沒錯!”
那牛錄在暗自叫喜道。
漸漸的兩人越來越近了,到了即將要衝鋒的時候,他看見錢奮果然如他設想的一樣,右手平端起了三眼銃,左手執起火繩,他也看得出錢奮右手三眼銃對準的正是自己的面門。
“馬上就要得手了。”
他內心激動極了,左手的盾牌輕輕地將盾牌托起,以便隨時能夠遮住自己的面門,右手則緊緊地挨著腰間解首刀的刀把,時機合宜,他可以瞬間扔掉手中的長槍,而抽出腰間的解首刀。
兩人即將交鋒,他親眼看著錢奮的左手上的火種正向著三眼銃上的火捻點去,在這電光火石之間,他趕緊舉起了準備多時的盾牌,擋住自己的面門,這一下擋的極為精妙,整個腦袋全部都嚴嚴實實的蓋住。
另隻手,則扔掉了手中作為迷惑的長槍,抽出了腰間的解首刀。
誰料他舉起了盾牌,卻沒有聽到熟悉的銃響聲。
他還來不及詫異,右手揮出的解首刀,卻被某一重物,惡狠狠的砸下,震得他虎口發麻。
就在他打算探出腦袋,看一下到底發生什麼情況的時候,誰料腦袋剛一探出,就看見一個缽大的鐵錘,徑直的向著自己的腦袋砸來。
臨死之際,他終於看明白,那個缽大的鐵錘,正是錢奮手中的三眼神銃。
原來錢奮是按照往常一樣交鋒前習慣性的發射三眼銃,但是看到這廝拿著盾牌,時刻在堤防,錢奮便知道,就算他的三顆銃子能夠同時對準他的面門,意義也不大。
於是在即將燃放的那一刻他放棄了,雙手同時收回,誰料剛收回三眼銃,就見到盾牌下有一把鋒利的短刀正向自己刺來。
錢奮當即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