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開始的,大概是她的畫不斷地拍出越來越高的天價,或許是業內給出的極高評價,也可能是雜誌週刊稱讚她為天才少女。
但天才少女總是有代價的。
天賦在靈感缺失的時候也會短暫失靈,不是幾天,而是幾個月,甚至更久。
在她看著一張空白的畫布腦袋裡近乎茫然的時候,她已經覺得意識到了什麼,只是不願意去相信。
一張畫布從最開始的草稿輪廓,掙扎了幾周、幾個月之後,還是隻有草稿輪廓。
顏料在色盤中不斷新增又幹涸,她卻只能望著那些顏色無能為力。
那個艱難的過程,遠不是一句說放棄就放棄的就能概括的。
靜靜躺在色盤中的顏料像是躍動的色塊,明明是純淨的顏色在她眼睛裡彷彿摻雜進了許多不同的色調。
張牙舞爪,齜牙咧嘴,縈繞在眼前。
是眼花繚亂,根本無法下筆。
charlie說她是對自己要求太高,試著平常心,先找回畫畫的感覺。
可惜她彷彿一夜之間失去了那些感官,沈洛怡試圖從最基礎的開始,重走來時路,但最後也只是停留在那些草稿輪廓中,沒有任何感覺。
沒有感覺的時候,只能憑藉常年積累的經驗。
最可怕的是,感覺和經驗彷彿同時消失。
看過心理醫生,和有經驗的前輩談過心,也同爸媽聊過,最後留下的最真誠也最蒼白的建議——開心一點,自我排解。
二十歲剛剛出頭的沈洛怡似乎還沒有那麼大的調節能力。
她試圖按照心理醫生給出的建議,作息健康,甚至也開始了她最討厭的運動,可每每看到那張畫布,還有那些顏色的時候,莫名心悸湧上,然後是惶惶漫來的慌亂。
好像控制不住自己的視線,晃動的顏色,像是地震,帶著驚人的破壞力,將所有防線打破。
心彷彿都揪在一起,後來更嚴重的,也不只是那些顏料,彷彿周遭所有看到的顏色都變成鋒利的色塊,刺向眼睛,讓她陷入一片黑暗。
沈洛怡暫時停下了畫筆,聽從心理醫生的安排多出去走走轉轉。
視覺方面的尚且可以緩解,最難熬的其實是飲食,只是簡單的餐食,在她眼裡自動拆解成不同的色塊,凌亂散開,又迅速聚攏,週而復始。
一想到自己要將那些“色塊”嚥下,再看到那些食物時,沈洛怡忍不住地想吐。
她的症狀比預期的惡化得更快,輕微的厭食症和中度焦慮症。
她不是想放棄就放棄,沈洛怡只是想活著。
第一次,讓她有一種涉及生命的危險感。
再在倫敦這樣繼續下去,她可能會精神崩潰。
於是沈江岸強制帶她離開倫敦,讓她接受家族企業,強迫她開始新的領域。
脫離她從小學習的油畫,不亞於一次精神剝離,理智知道不應該,但是身體記憶控制不住。
遇到那些觀光景色,她還是忍不住動手描繪那些輪廓形狀,可也只停在這裡了,剩下的她惶恐又不安。
即便那些顏料一直有裝在她隨身的包裡,但從沒開啟過,上一次再用,還是她和程硯深一起上色的那隻石膏娃娃。
她想去嘗試,最後還是收住了手。
隔著手套用手塗抹那些顏料對她來說,或許也是一種進步。
可是對於一個畫家,根本算不上任何。
“可能吧。”沈洛怡不想去解釋那些東西,如魚飲水,她向來不願意剖開自己傷口,自己舔舐療傷已經很累了,再向外人表演未免太難了。
lilian見她不願多說,也不勉強,只是難免可惜:“roey,說起來你還欠我幾幅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