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陰謀詭計和見不得人的勾搭。
比如這次出兵半島,華國打的就是消滅女真人和倭人,解救朝鮮民眾的旗號。
至於那些中高層則全部是女真人和倭人的幫兇,不但當初背叛大明和華夏,如今還幫著倭人和女真人盤剝欺壓普通民眾,同樣不可饒恕。
而女真人,倭人和華夏都是有著深仇大恨的,寬恕他們是大度,消滅他們是常理,根本不存在持強凌弱之說。
隨著女真人和窩人聯手,再加上各地豪強大戶的支援,雙方在黃海道打的是不可開交,竟然陷入了僵持。
訊息傳回京師,各地計程車子又開始非議了起來,尤其是一些閒賦在家,吃飽了沒事兒乾的大儒,紛紛上書勸諫皇帝,要以仁德教化四方,不可擅動刀兵,四處盲目征戰。
顯然在那些道德大儒們看來,林銳就是堪比漢武帝,隋煬帝的好戰分子,這樣下去,華國遲早得被折騰完蛋。
畢竟如今大華本來就有些武將坐大的嫌疑,文官君子們完全插不上軍國大事,已經夠危險了,現在還同時向漠北和朝鮮用兵,著實讓人憂心。
先不說兩路同時遠征,很容易將剛剛立國的大華拖垮,就是最後打贏了,也容易造成武人功勞過大,變得驕縱跋扈,弊絕對大於利。
畢竟對外征戰,可不比對內,一旦打贏,統兵大將和諸將的影響力以及地位,都將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所以在那些大儒們看來,無論是漠北,還是朝鮮,根本就不需要勞師動眾去征討。
漠北只需要派一使者前去,就能讓其稱臣歸順,朝鮮雖然要複雜一些,但也只需要扶持一個新國王,甚至是直接冊封那多爾袞為朝鮮國王,然後讓其將倭人趕出半島,歲歲來朝即可。
相比起讀書人和文官,參謀部的一眾高參們卻是持相反的態度,還巴不得皇帝四處征戰,所以見朝鮮戰事陷入了僵持,都是紛紛請戰,表示願意率領援軍前往,為國效力,為陛下盡忠。
然而,林銳壓根兒就沒有從陸路繞到東北派遣援軍的想法,如果真的派遣十幾二十萬大軍千里迢迢的走陸路去朝鮮,那就真要勞民傷財,損耗國力了。
反正他又不急,黃奔只要不吃敗仗,釘在半島上,等待南方艦隊抵達和朝鮮倭國的水師決出勝負就可以了。
所以無論是對於那些讀書人的非議和大儒們的上書,還是高參們的請戰,林銳都是直接置之不理懶得管。
反正他們在鬧騰,也影響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以及各省府州縣的穩定。
但要是有官職在身的文官敢參與進來瞎起鬨,那就絕對不可饒恕。
所以當洪承疇,孫傳庭,史可法三人進宮求見,話裡話外也開始勸諫,林銳的臉色,頓時就陰沉了下來。
三人一個是內閣總理大臣,一個是督察院院首,一個是去年秋季剛任命的法院院首,可以說都是位高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