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搶灘登陸所需的小船。
所以百工監的船舶設計司,如今設計的新式戰船,是經過林銳的提點,再結合了中西戰船優點重新設計的。
以上的五款戰艦隻要能搞出來,並達到預期的效果,基本上就可以滿足大華未來海上幾十年的需求了。
當年的寶船憑藉塊頭,確實可以稱霸海洋,可對上現在的西方戰船,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
不然以華夏木匠的技術以及財力人力,只要他敢想,估計排水量上萬噸的木船都能造出來。
第五種為補給艦,長二十丈,寬五丈,長寬比4:1,預計排水量400噸左右,將裝備少量的弗朗機炮用於自衛。
第二種為驅逐艦,長18丈,寬4丈,主桅杆高度15丈,包括底倉共三層,預計排水量三到四百噸。
第一種為巡洋艦,長寬比接近5:1,預計排水量將達到六到八百噸,長度25丈,寬度6丈,甲板高6丈,主桅杆高度20丈,包括底倉在內共分為四層。
這類戰艦將作為三大艦隊的旗艦使用,將全部搭載六千斤到三千斤重的紅衣大炮,專門用於遠端打擊和對陸打擊。
所以如今的木質風帆速度都非常慢,華夏戰船順風能有五六節就頂天了,歐洲戰船要好一些,卻也不會超過十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長寬比太低了。
別說裝備紅衣大炮,就是千斤弗朗機都有些夠嗆,所以都只各自裝備了五六門六百斤重的弗朗機炮。
畢竟明初時那種條件和技術,都能輕鬆的弄出上百米長的寶船出來,如今更是不在話下。
這些小船其實根本就不具備海戰的能力,主要是用於近身接舷戰的。
和傳說中三十三丈長的寶船相比,更是燭火與皓月之分,可惜寶船的建造圖紙,以及當年鄭和的航海資料,早就被付諸一炬,工部現在是連灰都找不到了。
首先是在船體結構上,完全摒棄了傳統的平底方形,而是借鑑了歐洲戰船的尖底和流線型船身,然後增加了跨時代的飛剪形船艏設計。
同樣該艦今後也將作為武裝商船,大量出售給商人,用於遠洋貿易。
其次便是在風帆上,主帆依然採用華夏傳統的硬帆,優點是操作簡單,所需人員較少,但缺點也非常明顯,受風面積小,所以在副帆上面,新式的戰艦將採用歐式的軟帆。
將搭載3000斤重的紅衣大炮和兩千斤重的弗朗機速射炮,可以遠戰也可以近戰,速度比起巡洋艦也要快一些。
最後便是尺寸比例,由於木質風帆船體非常高,為了保持穩定,不被大風吹翻,華夏的戰船一般長寬比都達到了四比一,看起來非常的臃腫,歐洲戰船要好一點,但也大多都保持在五比一,這與現代戰艦七比一的黃金比例,還是相較太遠了。
沒辦法,這就是華夏的優勢,皇帝下決心想做什麼事,只要提出要求,就有無數的人勞心勞力的去操辦。
可那點資料,也不足以將寶船完整的複製出來。
最多兩年之內,就能定型讓東北的造船廠大批次建造了,另外四款戰艦的設計論證工作,同樣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雖然對北洋艦隊的實力感到非常的失望,但視察完各項工地的進度後,林銳還是帶著一眾嬪妃們登上了最大的那艘旗艦,準備就在附近的海面上轉一圈,讓眾女看看大海再回去。
畢竟這種機會實在難得,別說海蘭珠和哈貝兒兩個草原女子,就是張嫣和小公主,都從來沒有見過大海和海船。
所以當眾女登上大船,看著一望無際的海面,都是非常的激動和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