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向他詢問道:“現今漢室衰敗,
奸臣假借皇帝之命,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
想伸張大義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謀略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
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諸葛亮分析道:“自董卓擅政以來,
各地豪傑並起,佔據多個州郡的數不勝數。當初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少之又少。
然而,曹操最終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
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世,地勢險要,
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
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和吳郡、
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
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
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高祖憑藉它建立了帝業。
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佔據漢中,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
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
將軍是漢室宗親,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思慕賢才,如飢似渴,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
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
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
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
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
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草廬對》(一說《隆中對》)。
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出山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
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
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
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了。”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時年27歲。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的長子劉琦十分器重諸葛亮。
劉表之妻、劉琦後母蔡氏屢進讒言,劉表寵愛少子劉琮,對劉琦漸漸不悅。
劉琦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不為之謀劃。
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之計令諸葛亮說出解決辦法。
劉琦對諸葛亮說:“如今我們兩個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就我們兩個人,
話出自你口,進入我的耳朵,無他人知曉,現在可以說了嗎?”
諸葛亮無奈之下對劉琦說:“你難道看不見歷史上申生在國內導致禍患,
重耳逃亡在外而獲得生存嗎?”劉琦意識到諸葛亮讓他外出以自保。
當時黃祖被東吳殺害,劉琦便上薦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
當時託名為漢相的曹操統一北方後,率20萬大軍南下荊楚,聽到曹操南下的訊息,
遣使投降。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