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常常代表著歡樂,而喪葬意味著痛苦。《莊子·漁夫》所云:
“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一般情況下,酒不會出現在葬禮上。
但自從西漢中期社會出現了厚葬風氣,以酒肉招待賓朋也成為一種常見現象。
其後,還要置辦一些娛樂活動如歌舞百戲等,《鹽鐵論·散不足》雲:
“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則辨,歌舞俳優,連笑伎戲。”
到東漢時,在喪禮上“饗牛作倡”仍很普遍。
有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呦。”限於工藝,
漢代的酒度數不高,但大量飲酒同樣也會導致很多問題,
比如引起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影響社會治安等,
因此,漢代不少有識之士提出應該控制飲酒。可是如同《易林·坎之》所云:
“酒為歡伯,除憂來樂。”酒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根本無法控制,
飲酒之風瀰漫於整個漢代社會,並形成了一系列酒桌文化。
現代人有一套酒桌文化,講究座次,講究飲酒禮儀,漢代人同樣如此,甚至更加重視。
對漢代人來說,在酒桌上絕不能跌份,不然輕則引起矛盾,重則會有殺身之禍。
漢代人喜歡豪飲,酒桌上通行的做法是在飲酒時“要引滿舉白”,
也就是一飲而盡。敬酒時,如果對方不讓倒滿酒杯或者不一飲而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則被看作輕視敬酒人,往往引發衝突。比如漢武帝的舅舅、官居丞相的田蚡結婚,
竇嬰、灌夫等人前來慶賀。灌夫、田蚡二人原有一些過節,起初希望借婚宴和解,
但在酒席上,灌夫給田蚡敬酒,田蚡既不讓灌夫給自己倒滿酒,也不肯一飲而盡,
這讓本就脾氣暴躁、容易借酒使性的灌夫積攢了一波怒氣,婚宴氣氛變得尷尬。
之後,灌夫又給臨汝侯灌賢敬酒,灌賢因為忙著和長樂宮衛尉程不識耳語,
沒有看到灌夫,也沒有避席伏地,從而徹底惹怒了灌夫。所謂“避席伏地”,
也是一種酒桌禮儀,就是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敬酒時,
要離開自己的席位伏於地上,以表尊重。灌夫正為田蚡不給自己面子而窩了一肚子火,
又看到作為晚輩的灌賢竟然也不給自己面子,情緒徹底失控,大罵灌賢。
田蚡明白灌夫這是借題發揮,指桑罵槐,存心讓自己難堪,下令把灌夫囚禁起來,
並四處派人蒐集他的罪證。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傳到了太后耳中,
在太后的威壓下,灌夫被安上大不敬的罪名,依律被斬,灌氏全族亦不得善終,
正好應了那句在灌夫老家流傳的童謠:“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漢代人喜歡舞蹈,在酒桌上也少不了用以助興的舞蹈。在漢代貴族和富人的宴席上,
除了舞女的表演外,還有賓主雙方的即興歌舞,也就是“自起舞”。
自起舞有固定程式:一般是主人先於席間起舞,舞畢後,
再邀請一位客人起舞,客人舞畢後,再邀請另一位客人,如此迴圈銜接。
在自起舞環節,所有賓客都要參加舞蹈,並且對舞姿還有要求,
也就是舞蹈中必須有身體旋轉的動作。在宴會上不舞或是舞而不轉,
都是失禮行為,不僅破壞酒桌氛圍,同樣也會引發或者激化矛盾。
據《後漢書·蔡邕傳》記載,東漢末年,蔡邕遇赦,自五原還鄉。
當地太守王智因素來仰慕蔡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