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林庭回請楊家人去海鮮城吃了一頓,又領著他們在步行街逛了一圈,看了“大家樂”舞臺的表演。
到了初十,一大家子又把除楊哲峰以外的一家人送上火車,附加鵬城特產。
正月十一,林秋又開始守著報刊亭了。
王修仁託阿興老婆的福,接下了一個郵政局裝修的活,天天忙到除了睡覺不見人影。
林秋看到忙碌的丈夫,尋思著過年這幾天玩得也差不多了,還不如在報刊亭呆久點,多賺點錢。
報刊亭整日開著,進來的客人卻沒有變多,主要是還沒到復工返程的高峰期。
畢竟工廠裡面的男工、女工才是各種武俠雜誌、口袋言情小說的忠實讀者。
她閒著沒事,又跑去租書店看看最近暢銷的小說型別,又從德寶交易市場的老太太那裡下單了一批元宵節要掛的各式花燈。
林庭和周清老倆口加上林平、楊哲峰這對小情侶又開始了擺攤的生活。
“你也不要太辛苦了。”王修仁睡覺之前對林秋說道。
林秋並不覺得辛苦,第二天精神奕奕地把各種款式的花燈掛在報刊亭前新牽的鐵絲上,然後坐到櫃檯後面一邊看小說,一邊等顧客上門。
掛上花燈後,過來詢問的顧客也增加了不少,周清提著保溫瓶過來送飯。
她進來就說:“別看了,快來吃飯!”
林秋放下小說,拿過保溫瓶,沒揭開蓋子,聞了一下就肯定地說:“蘿蔔皮炒臘肉!”
“珊珊的狗鼻子就是遺傳的你!”周清掃了一眼放在櫃檯上的小說,笑著說:“你要是當年讀書的時候又有現在看小說這麼努力,說不定都考上大學,坐上辦公室了!”
“要是讀書像看小說一樣簡單那還有可能!”林秋往嘴裡塞了一口飯。
林秋很有自知之明,其他事情她基本上都做得來,唯獨在讀書上面缺了一根筋。
東江鄉的中學每年也能送幾個去縣裡的高中,林秋被林庭壓著復讀了一年也沒考得上,林庭只能夠幫著她想出路,費了不少心思送她去鎮上的老裁縫那裡當學徒。
“讀書是難讀,而且你們老林家祖上就缺了一根文脈!”
在老家這樣的農村,出個中專生都是一個天大的新聞,可見書是真的難讀。
當初林庭為了讓自家出一個吃國家糧的人,花了那麼大的價錢把四個小孩都送上初中,結果沒一個能考上高中,只能夠背地裡再替兒女想辦法。
林秋不再說話,專心往嘴裡扒飯。
吃完後,周清也沒有多留,她忙著回去擺攤。
眼見著離元宵節越來越近,花燈的生意可是好的很,連給女兒送飯都算得上是忙裡偷閒了。
接下來幾天都是這樣,一家人都忙得團團轉。
很快就是正月十五了,元宵節當日,一家老小齊上陣。
公園裡,菜市場,小區門口,步行街轉角,花燈攤子越鋪越廣,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就連王珊也提著花燈在外公外婆攤子旁當托兒。
林秋也有正業要做,畢竟復工返程的人多起來了,報刊亭的生意又好了不少。
報刊亭又新進了一批武俠小說,口袋言情本又有新的出來了,她連續幾天把新小說擺在顯眼的位置,興致與前幾日相比高了不少。
畢竟口袋裡的進賬多了不少!
根據林秋的觀察,正月十五後報刊亭的客流量明顯多了不少,營業額肯定比前面半個月至少要翻上一番。
這個猜測在月底算賬的時候得到證實。
報刊亭是每個月最後一天算總賬,按照林秋每天登記的營業額算錢,在扣除相應的成本,只要每天登記好,到月底每日的資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