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方才所看到的一幕幕,藏有聖人曾經的經歷嗎?
這一點,是他沒有想到的。
“你只有一次回答的機會。”
“若你回答正確,你將明悟聖人之道。”
“若你回答錯誤,你將與世隔絕,永遠被困在這裡。”
孔聖的聲音再度響起。
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
回答正確,可明悟聖人之道。
回答錯誤,與世隔絕,永遠被困在這裡。
這的確讓人深感壓力。
顧錦年深吸了一口氣。
閉上眼睛。
回憶著方才所有的一幕幕。
方才有足足一百多段故事。
尋出聖人經歷。
這的確有難度。
可當顧錦年回憶一遍後。
他緩緩睜開了眸子。
他的眼神,顯得格外平靜。
“回孔聖。”
“學生認為。”
“方才所見,皆符合聖人之道。”
這是顧錦年的回答。
“為何?”
孔聖的聲音再度響起,沒有告知顧錦年對與錯。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為聖人之道。”
顧錦年開口,他明悟了這兩句話的核心,在這一刻,也明悟了心學之道。
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夫明知死路,卻為百姓而捨棄生命。
山火兇勐,卻焚不盡,人心中的善。
南越郡將士,以手為橋,撐起心中之善。
隴西郡夫子,以自身的性命,保護學生,守下心中的善。
面臨死亡,母親沒有畏懼,而是怕影響自己的孩子。
這是善。
窮酸的夫子,獲得機會,卻不為所動,依舊以教育孩童為主。
這是善。
所有的一切。
都是善。
或許這世間上也有不少的惡。
可顧錦年此時此刻,已經明悟善惡了。
“數個月前,我行走山川,我見到了人世間的惡。”
“那一刻,我很好奇,天地之間,有這麼多惡,我該如何去解決?”
“我一個人的力量即便再強,也解決不了人世間一切的惡。”
“可現在我明白了。”
“惡,無法得到共鳴。”
“善,卻可以感染世人。”
“王夫之善,被救下來的百姓,心存善念,他雖然身死,可他的善,依舊還在。”
“南越郡將士們的善,那一雙雙手,撐起的不僅僅是橋樑,而是每個人心中的善橋。”
“隴西郡夫子保護的不是孩童,而是屬於他的善。”
“一個人的善,就如同光芒一般,感染著每一個人。”
“惡,只會讓人厭惡。”
“所以,讀書人應當將善傳播。”
“為天地立心。”
顧錦年的聲音響起,他將自己的感悟說出,告知孔聖。
當他的聲音落下。
一道道身影出現在他面前。
山字營將士,南越郡將士,隴西郡將士,夫子,婦人,公主,官吏,皇帝,各式各樣的人出現。
在這一刻。
他們的身上,瀰漫著光芒,刺破這萬古的黑暗。
“顧錦年。”
“你已大徹大悟。”
“你心中的困惑,已經得到解開。”
“這場歷練,來自於你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