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嵩山少林寺。
少林方丈玄慈親自率領眾僧,將已恢復真容的張禹恭迎進寺。
看著眼前莊嚴肅穆的少林寺,張禹不由得想起自己在神鵰世界造訪的另一座少林寺。
兩座寺廟都是紅牆黃瓦,雕樑畫棟,建築佈局幾乎一致。
只是神鵰世界的少林寺帶著一股日暮西山的衰敗感,而天龍世界的少林寺則顯得生機勃勃,正值鼎盛。
在客堂中,玄慈方丈與張禹略作寒暄,隨即切入正題。
“玄慈方丈,貴寺的玄悲大師在我大理境內不幸遇害。經過我的一番調查,如今已經有了一些線索。”張禹輕抿一口手中的清茶,隨後放下茶杯,目光平靜地說道。
“不知鎮南王有何線索,可知兇手是誰?”玄慈和在座的幾位玄字輩高僧都把目光聚焦在張禹身上。
“根據我的調查,兇手極有可能是姑蘇慕容家的人。”張禹語氣平淡地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表情並未顯出太多意外。近期江湖上不少人慘死在自己的成名絕技之下,種種跡象都指向慕容復。
然而張禹的下一句話卻讓在場眾人震驚:“不過,我所指的並非是慕容復,而是他的父親,慕容博。”
“慕容博?他不是三十年前就已經死了嗎?莫非……他詐死?”玄慈方丈立即從張禹的話中推測到了其中的蹊蹺。
玄慈方丈作為當年雁門關之戰的帶頭大哥,正是因為慕容博傳遞了假情報,才導致了那場慘烈的戰鬥。
事後,他曾親自去姑蘇慕容家尋過慕容博,但沒能見到人。
回寺不久後,便傳來了慕容博去世的訊息。
雖然玄慈對慕容博的死亡心存疑慮,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慕容博再未露面,他也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現在聽到張禹提起慕容博,玄慈心中立刻生出懷疑。
“不錯,我在大理身戒寺調查玄悲大師死因時,曾分別與慕容復和一名黑衣人交手。這兩人都使出了姑蘇慕容家的獨門武學——參合指。而那黑衣人的武功遠在慕容復之上,想來,正是慕容博無疑。”
張禹詳細描述了當日身戒寺的遭遇,直指那名黑衣人就是慕容博,並補充道,慕容復武功一般,不見得能殺死玄悲大師,但若是慕容博出手,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玄慈方丈和眾僧相互對視,神情凝重。
消失了三十年的慕容博突然現身江湖,重啟殺戮,甚至不惜將罪名栽贓給自己的兒子,這其中的用意和隱藏的真實目的,讓玄慈方丈等人心感不安。
在討論完正事後,張禹試探著詢問道:“玄慈方丈,不知貴寺可有香火之力濃郁的物品?”
見到幾位高僧露出不解的神情,張禹解釋道,自己需要的是那些體積小,方便攜帶,並且長期受到香火供奉的物品。
憑藉大理國鎮南王的身份,以及承諾為少林寺捐資修繕佛殿、重塑佛像等善舉,玄慈方丈為張禹帶來了三樣物品:一尊斑駁的金佛、一串古樸的佛珠和一本破損少許的《楞嚴經》。
玄慈方丈介紹道:“這尊金佛乃是我寺始建之初留存至今的物品,自北魏太和十九年起,至今已有將近六百年的歷史。它一直供奉在大雄寶殿,香火不斷。既然段王爺心慕佛法,可請回家中虔誠供奉,以結佛緣。”他特意強調少林寺悠久的歷史,隱隱與大理國的天龍寺做了個對比,表明少林寺的深厚底蘊。
接著,他指著那串佛珠說道:“這串佛珠上刻有《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安神定魄的奇效。雖然它沒有金佛那樣悠久,但也有上百年的歷史。”
最後,他舉起那本《楞嚴經》說道:“這本經文乃我寺僧人每日早課必修,蘊含破魔驅邪的功德。佛祖曾言,只要有人持誦《楞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