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文鴛偷襲夷陵東城牆,眼見成功,卻被陸由三箭射落,蜀軍援兵夾攻,只能跳江撤退;文鴛身受重傷被親兵救上岸,文欽得到戰報偷襲失敗,愛子重傷,連忙鳴金收兵。
文欽翻身下馬,衝入帳中,湊到昏迷不醒的文鴛身旁,“醫師呢?醫師在何處?”
“將軍,少將軍流血過多,仍在昏迷,需立刻止血敷藥,靜養數月。”
“可有性命之憂?”
“少將軍身體強健,方才老朽把脈,少將軍脈象雖虛浮乏力,卻無性命之憂。”
“如此便好,速速去煎藥。”
文欽轉身出帳,召見各將,收攏三軍兵馬,設定警戒兵馬,主力休整準備明日再戰。
北面五十里,十萬大軍正在按部紮營,曹爽喚來華歆、陳泰諸將,商議進兵之事,問道:“夷陵距此不過五十里,文欽進兵已經數日,卻不見戰報傳來,是否用兵不利?”
“都督勿憂,據城中細作探報,夷陵守軍不過萬餘人馬,文欽乃是百戰老將,其子文鴛悍勇無比,待都督大軍進至城下,想拿夷陵已是囊中之物也”,陳泰不以為意拱手道。
“夷陵城池雖小,卻倚靠荊山、長江險要,易守難攻”,華歆卻上前勸低聲道,“且吾聽聞蜀漢之荊州諸將諸葛巖少年英姿戰功顯赫,此城恐不易取之。”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爽起身道,“若如此,我大軍當速速進兵,以排山倒海之勢全力攻之,一舉而下。”
“都督英明,兵法雲十則圍之,倍則攻之”,華歆繼續說道,“夷陵依託荊州三郡之地,如先鋒兵馬攻城不利,都督可遣大軍分兵攻擊夷陵城西、城東,甚至渡江偷襲城南,舉全軍之力猛攻夷陵,而後南下荊南三郡。”
柴桑城郡守府,陸遜也收到了魏軍大舉南下的軍報,忽聽得士卒來報,“都督,有川蜀使者在府外求見!”
“川蜀使者?魏軍十五萬兵馬南下攻夷陵,他們還有心思來我柴桑。”
“都督,蜀人莫非是來求援的?”身旁副將問道。
陸遜點了點頭,起身見一人入殿來,呈上諸葛巖手書,“奉鎮東大將軍諸葛巖之命,向貴國荊州都督呈上手書。”
“聽聞貴國鎮東大將軍諸葛巖年少成名,縱橫南北未嘗敗績,前番破我東吳大軍者便是此人。如今魏軍大舉壓境,當飛書成都求援,為何傳信我?”
“屬下不知,將軍有言,都督見此信便知。”
陸遜接過書信,緩緩展開,只見其上寥寥一行字,“不日擒曹爽於城下,請都督觀之”,陸遜面上沒有半點波動,屏退眾將,將書信遞到身旁。
“父親,諸葛巖此言何意?”年輕的陸抗捏著諸葛巖的書信,不解問道。
“你看呢?”
“實力懸殊,蜀軍荊州兵馬抵擋魏軍尚且捉襟見肘。我聽聞長沙、武陵、零陵三郡蜀兵盡數北上防守夷陵,防備空虛,我料此人不過是虛張聲勢,防備我軍趁混戰之時襲擊荊州側背。”
陸遜笑道:“隨我去那夷陵一看便知。”
“父親要去夷陵?”
“點齊水師戰船、兵士,多備弓矢、炮石,隨我西進夷陵。”
而在成都丞相府中,荊州急報諸葛亮,張嶷、楊儀等人星夜前來,同時關中魏軍退兵的訊息也已送到案頭。
“丞相,魏主圖窮匕見,看來關中乃是佯攻,所圖乃是荊州。”
“我軍新取荊州,子巖將軍兵馬不過五萬,魏軍全軍來攻,東吳恥於丟失荊州虎視眈眈於荊州側翼,應立刻派兵增援”,楊儀手指向南中,“國中已無兵馬,南中叛亂既定,是否從南中抽調兵馬北上?”
“伯約北上漢中,有西涼新兵三萬,若命其東進上庸、新城威脅魏軍右翼